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1.这段文字是描写暴风雨( )
A.渐渐来临
B.已经来了
C.逼近之时
D.必将来临
2.“海燕”象征了______,“暴风雨”又象征了_______。
3.选文第一、二段主要表现了( )
A.大海熄灭闪电
B.大海与闪电搏斗
C.闪电肆虐逞威
D.乌云更加凶暴
4.“——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一句运用了_______ 的修辞手法,强化了海燕作为报讯者的极度_______之情。
5.“——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一句使用了_______ 句式。
6.依据这几段文字的内容,简述海燕这一形象的主要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C
2.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席卷一切的革命浪潮
3.A
4.反复兴奋欢乐
5.祈使
6.“略”。
考点核心: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骈文,而把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特点:形散神不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有一个明确的主旨贯穿全文。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自由;“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样自由,都必须围绕一个中心。以联想、想象为桥梁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