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那一声吆喝——召唤  “蜡梅,蜡梅,好香的蜡梅哟——

时间:2025-02-13 05:05:31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那一声吆喝——召唤  “蜡梅,蜡梅,好香的蜡梅哟——」,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500126.html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那一声吆喝——召唤“蜡梅,蜡梅,好香的蜡梅哟——”

推开窗子,有雾,抓一把,浓稠得确乎有几分手感。

一声苍老的吆喝,在雾里翻了几个跟斗,就稳稳地立在了我跟前。

只见吆喝,不见人。我知道,这都是雾在作祟,我客居的这座山城,就是雾多。依山环绕的大黄路是从渝中区的大坪斜刺里拐绕过去的。雾大,能见度很低。当我着实地踩着那吆喝声时,才看清一位头缠毛巾的老人,跟我刚去世不久的母亲年岁差不多。老人枯瘦枯瘦的,坐在山坡上,就像一棵上了年纪的树。她背在背篓里的蜡梅,活像是从她的身上长出来的,手里呢,持着一束蜡梅,不停地对来往的行人显摆、吆喝。“蜡梅,蜡梅,刚从南山采的蜡梅——”好像这偌大的山城,唯有她的蜡梅最好似的。

“蜡梅?”我好奇地凑上前,“这是蜡梅么?”说不来重庆话的我,不得不“憋”着一口“半罐子”普通话。“你说啥子?刚从南山采来的嘛!”老人显然不悦。老实说,我这是头一回看见有别于我故乡江汉平原的山蜡梅,或许是这山城特有的水、土、雾的缘故吧,重庆蜡梅竟是橘黄色的,不像我老家蜡梅张扬的那种大红:主杆笔直、修长、枝杈繁多而不柔弱,花色呢,淡雅而质朴,像极了纯朴厚道的重庆山民。

“买一束嘛!”老人催着我,“才4块钱,便宜得很!”我迟疑着。我不是拿不出这4元钱,也不是舍不得这4元钱,关键是我没这份养花的闲心。为了糊口,从湖北老家刚漂泊到重庆的我,自己都养不活,还养花?再说,一个没有栖息之地的落魄者,能有花的栖身之地吗

“好的,等我找到工作了一定来买。”我把玩、夸奖了一番老人的蜡梅后,就走了。“我等着你——娃子!”

一个礼拜后,四处碰壁的我,终于得到了曾获“重庆十大杰出青年奖”和“老舍文学奖”的重庆长风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巴一的赏识,他用一颗博大的爱心接纳了我。一直像浮萍一样“飘”的我,竞有了一个八平方米的“孤安居”。安顿下来后,我自然想到了老人,想到了我曾对老人的许诺。

可是,当我踩着吆喝,风风火火地赶到山坡时,却物是人非。那不停地吆喝着的竟是一位中年妇女。

“老人呢?”我问。中年妇女先是一愣,后是惊喜:“你找到工作啦?!”这回却轮到我发愣了:“你怎知道……我是来找老人买花……”

“不错唦。”中年妇女说,“那老人就是我婆婆。我婆婆说,这几天有个外地娃子来重庆找工作,好多天了都没找到。还说那外地娃子只要一找到工作,就会来找她买蜡梅的。听口音,那外地娃子一定是你不,大兄弟?”

“是我。”我说,“我买花……是找老人。”“一样的。”中年妇女说,“我婆婆前几天到南山采蜡梅,不小心摔了下来,老人一直惦记着你找工作的事,就要我来这里等你,还说如果你来买蜡梅,就证明你找到了工作,她的心也就落地了。”

我的心呼啦一热。等我买下一束蜡梅后,中年妇女就立马起身,背起背篓走人,惹得要买蜡梅的顾客直纳闷。

“大姐,人家要买蜡梅呢!”我不解。“傻兄弟,”大姐朝我扮了个鬼脸,“婆婆正等着我去报你的喜讯哩。”

我不知泪是怎么流出来的。以后的日子,我总是静静地守着窗台上的那缕淡淡的不肯离去的暗香,任它们绽放、凋谢。

雾,散了。一瓣橘黄色的阳光打在我的脸上,好是温暖,我总是时不时抬头,朝山坡上望去,可那苍老的背影,还有那熟悉的吆喝不再重现。

再好的花,总有谢的时候。可那苍老得近乎哀伤的吆喝,总像蜡梅正艳时的那股若有若无的淡淡暗香,隐隐地、隐隐地在我心里浮动。(选自《美文》,2006年4月)

1、第3自然段“一声苍老的吆喝,在雾里翻了几个跟斗,就稳稳地立在了我跟前”这一句中,“翻”字为什么用得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汉平原和山城的蜡梅各具有什么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卖花老人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刻画卖花老人这一形象,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结尾一段写道:“那苍老得近乎哀伤的吆喝,总像蜡梅正艳时的那股若有若无的淡淡暗香,隐隐地、隐隐地在我心里浮动。”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使用比拟(或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词形象生动;表现出了声音的时隐时现、时高时低、由远及近。

2、江汉平原蜡梅:张扬,色彩艳丽(大红)。山城蜡梅:主抨笔直、修长、枝权繁多而不柔弱,花色橘黄,淡雅而质朴。

3、卖花老人是个清贫朴实的人,富有爱心(或关心他人)的人,信守承诺的人。她头缠毛巾,上了年纪,身体枯瘦,还去卖花,采花还摔伤了;她虽然是个普通的老人,却在受伤后还惦记着找不到工作的外地陌生青年,希望青年人有美好的生活;她自己摔伤了,还让儿媳来卖花,为的是“我等着你”的承诺。

4、用了衬托手法,美好的蜡梅衬托出了具有高尚品格的卖花老人。或用了反衬手法,先写卖花老人枯瘦的外貌,商人一样的机敏语言(“买一束嘛!”老人催着我,“才4块钱,便宜得很!”)然后写美好的心灵。或用欲扬先抑手法,先写卖花老人朴素平常,后写她美好的心灵。

5、①卖花老人的爱心让“我”“感动”,让“我”时时不忘;

②卖花老人外表朴实、家境普通却有如此爱心,让“我”惊讶、难忘(暗香);

③“我”始终牵挂、怀念着卖花老人。

④表达老人对“我”的鼓励、期望的感激、怀念。

(意思对即可)

考点核心: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骈文,而把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特点:形散神不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有一个明确的主旨贯穿全文。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自由;“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样自由,都必须围绕一个中心。以联想、想象为桥梁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段。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