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
时间:2024-04-25 02:15:40 栏目:学习方法题目内容:
(20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又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必得中书、门下二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材料二 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青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年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如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材料三 洛克提出实行法治原则,防止专制独裁的统治。要求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且,这些法律的最终目的且唯一的目的是为人民谋福利。洛克提出了著名的分权理论。他把国家主权分为三种,即立法权、行政权(有的称执行权)和对外权(有的称联盟权)。立法权是国家的最高权力,由民选的议会来掌握。在君主制国家中,两种权力(行政权和对外权)应联合在一起,委托于君主。但行政权和对外权必须从属于立法权,君主必须服从民选的议会。
材料四 洛克只注意到立法权应当同行政权严格地区别开来,却没看到司法权也是应同行政权相分立的。行政、司法不分,这是宪政制度理论中最忌讳的一种形式。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唐代丞相制度与汉朝相比有什么变化?(2分)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2)材料二所述故事实质上是哪两种权威之间的冲突?依据材料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2分)
(3)据材料三,洛克主张建立的是什么形式的政治体制?根据材料三阐述你的理由。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洛克提出这些主张的目的是什么?(6分)
(4)据材料四,洛克的分权理论有什么欠缺?近代在政治体制建设中最早弥补了这种欠缺的是哪个国家?这个国家实践的是哪个启蒙思想家的什么理论?(4分)
(5)综合上述材料,中国唐代的权力分配与洛克的主张在本质是否一致?简要阐述你的理由。 (4分)
最佳答案:
答案解析:
略
考点核心:
三省六部制概念:
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