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_____________  (1)感动无处不在,仿佛泉水,是滋养生命的。但是,

时间:2025-02-13 08:30:04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_____________  (1)感动无处不在,仿佛泉水,是滋养生命的。但是,」,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503010.html
题目内容:

_____________

(1)感动无处不在,仿佛泉水,是滋养生命的。但是,我们却匆匆走过,忍受着干渴。

(2)每天上班,我都要在北大的东门过斑马线,再往东走到单位。多数时候,都是刚到路口,人行横道的红灯就亮起来,我只有等待。那天也一样,只是我偶然回了一下头,忽然看到北大校园扩建工地的围墙边被留存下来的两棵老柳树,那巨大的绿色树冠在朝阳下闪着熠熠的光泽,随着微风轻轻拂动着,美到极致。

(3)那一刻,一种感动深深袭击了我,无异于多年以前,在某个路口突然看到我单恋的男孩的身影。整整一天,我都感到莫名喜悦。一个很平常不过的日子,仿佛也被早晨的感动镀上了金边。

(4)那天晚上,我在日记中写道:“本是匆忙上班时一次难耐的红灯,偶然的回头,给我的竟然是一整天的幸福。”

(5)自从我家保姆走后,我的生活就是白班加夜班。每个夜晚总要醒来数次给3岁的儿子盖被子、把尿。有一天夜里,他突然挣脱我,在迷迷糊糊中大叫:“我自己来,我自己来。”然后,跑到马桶边,吃力地踮着小脚尖,很快小便完了回到自己的被窝里立刻又呼呼大睡了。我却一下子清醒起来,感动于儿子的生命历程又发生了质的变化。黑夜里的我,心花怒放。

(6)有一天午餐时候和台湾佛光大学原校长龚鹏程先生在北京的西餐厅聊天,他讲到他在台湾的时候,看到一个小孩背着另外一个小小孩在乞讨。他心中悲悯,就给了孩子一张大额的钞票。走了好远,他被人叫住了,回头一看是那两个乞讨的孩子。孩子见他回身,立刻跪到地上给他磕头。龚先生说,那一刻,他眼睛湿润了,一个小孩和他背上的小小孩在他面前磕头的样子令他终身难以忘怀。

(7)听龚先生说着,我的眼泪止不住就下来了。我想,当我没有孩子的时候,这个世界只是一个熙熙攘攘的世界,我只是其中的一粒尘埃。但是,当我成为一个母亲,听到这样的故事的时候,我心中的感动就像暮色苍茫无边无际,世界在我心中就变成一个需要我去做一点清扫的房间了。我很感激龚先生传递给我的这份感动让我获得了瞬间的成长。

(8)在这个世界上有时心累,有时身累,有时候,人生仿佛就是天涯苦旅。但是,头顶的鸽哨突然掠过,让人顿感一丝惊喜,这就是感动不期然的来临。感动,仿佛一股暖流流遍我们的全身,让我们常住在体贴入微的幸福家园之中。无论是幸存柳树的自然之美、一个幼儿长大成人的细枝末节,还是人间辛酸唤起的良知援助,都是感动之花开放的枝桠,都为我们结出幸福的果实。

(9)人能感动,就能幸福。

1.在本文中,感动作者的三件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语境,解释加粗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那一刻,一种感动深深袭击了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却一下子清醒起来,感动于儿子的生命历程又发生了质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结合内容选择一句加以赏析。

A、感动无处不在,仿佛泉水,是滋养生命的。但是,我们却匆匆走过,忍受着干渴。

B、我心中的感动就像暮色苍茫无边无际,世界在我心中就变成一个需要我去做一点清扫的房间了。

我选_____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你觉得下列四个选项中哪一项最适合做文章的标题。

A、感动无处不在

B、感受幸福

C、我的感动

D、人能感动,就能幸福

5.你读了本文,定能引发你在生活和学习中的相似感受,或者引发你相似的想象,请选择一个例子叙写出来。(要求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①看到柳树的自然之美

  ②感受儿子的成长

  ③听到乞儿感恩的故事

2.(1)指内心受到突如其来,深入心灵的触动。

  (2)指孩子由需要照料到学会简要自理的巨大进步。(意对即可)

3.A句,把“感动”比成泉水形象地表达感动随处可见,“滋养”一词写出在生命中感动的重要性,用“匆匆走过”形象地表达了生命中我们对感动的忽视不在意,从而导致心灵的干涸。

  B句,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内心溢满了感动,同时把世界比喻为需要清扫的房间,表达了自己有责任有义务把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愿望。(意对即可)

4.D

5.“略”。(叙写清楚即可)

考点核心: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骈文,而把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特点:形散神不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有一个明确的主旨贯穿全文。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自由;“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样自由,都必须围绕一个中心。以联想、想象为桥梁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段。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