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十三岁的际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有

时间:2025-02-13 08:29:08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十三岁的际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有」,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502996.html
题目内容:

阅读《十三岁的际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有时,我特别愿意静静地站在图书馆阅览室的门口,看那些伏案读书者专注入迷的神情;也愿意一边走向第三教学楼,一边听身旁经过的人高声争论着什么问题——吸引我的,往往不是他们争辩的题目,而是北大特有的敏感,特有的纯洁,言谈的犀利与机智,精神状态的生机勃勃;更愿意站在广告栏前,细细地读那一张张五颜六色的海报,为的是永不厌倦地感受北大清新自由的气氛。

写到这里,不由吐了吐舌头,因为北大老师们的肖像,也一视同仁地留在了我的写生画册上;有的绅士风度,有的和蔼可亲,这个怪癖,那个潇洒,或于谈笑风生间“樯橹灰飞烟灭”,或于古朴凝重之中形成另一番风格……我喜欢由这些亲切的手牵引着走上令人耳目一新的通幽曲径,我喜欢师生之间那种平易而自然的关系。严谨治学,诚恳做人,我第一次体会到了“老师”二字的真正含义。我常想,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她从90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不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却始终有着渴望拥抱未来的船客,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舵手与船工。

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因此,如果问我大学两年收获了什么又失落了什么的时候,你叫我怎能以轻巧的“得失”二字,来衡量这一段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的时光?

“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

1.选文的前两段写了北大的人:学生和老师。请结合文章内容,分别概括出北大学生和老师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用恰当的词语填写下表。

本体

喻体

特点北大

河流

船客

渴望拥抱未来舵手与船工

3.作者在文中写道:“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请说说“委于我心”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读选文结尾处的诗句,你认为作者强调的是哪一句,请摘录在下面的横线上,并说出该诗句表达的意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北大是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理想学府,结合选文,说出吸引“他们”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文第1节的文字很优美,很好地体现了“我”的“喜欢”。请仿照这种写法,用“我愿意……也愿意……更愿意……”写一长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北大学生专注、敏感、纯洁、生机勃勃、清新自由;北大的老师严谨治学,诚恳做人。

2.生命饱满,源远流长;学生;老师;辛勤地迎来送往一批批学生。

3.“委于我心的”是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的时光

4.“没有什么使我停留”,(或“我是不系之舟”、“纵然岸旁……港湾”)表达意愿:即使是“我”生命一部分的北大也不能使我停留,不会沉迷于享乐,在北大的孜孜以求是为了有更多的收获、更大的成就,我还将向着更高更远的方向努力。

5.学习氛围、学术研究清新自由;人际关系平易、自然;导师们严谨治学、诚恳做人、辛勤教学。

6.“略”(答案不唯一)

考点核心: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骈文,而把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特点:形散神不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有一个明确的主旨贯穿全文。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自由;“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样自由,都必须围绕一个中心。以联想、想象为桥梁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段。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