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

时间:2025-02-13 02:05:59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97643.html
题目内容: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②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

③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④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⑤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

⑥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1、按照作者对黄土高原的所见、所感,将这段文字分成两层。在文中用“‖”标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能概括作者所见的是第_____句。

3、作者由所见而产生的所感有两点,这两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词语填空)。

4、本段第②③句具体描述了黄土高原的特点。第④句具体描述了黄土高原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所感的两点中,哪一点是主要的?哪一点是次要的?从文中找出准确表现其主、次的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段写黄土高原与全文礼赞白杨树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①②③④‖⑤⑥

2、①

3、雄壮、伟大和倦怠、单调。

4、黄绿错综、辽阔平坦

5.“雄壮”、“伟大”是主要的,动词是“涌起来”;“倦怠”、“单调”是次要的,动词是“潜滋暗长”。

6、本段写黄土高原,目的是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生长在“雄壮”“伟大”的黄土高原上的白杨树,也定是不平凡的;而驱赶了“倦怠”“单调”的情绪,令人振奋得惊叫起来的正是白杨树。这样写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很好地衬托了白杨树。

考点核心: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骈文,而把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特点:形散神不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有一个明确的主旨贯穿全文。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自由;“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样自由,都必须围绕一个中心。以联想、想象为桥梁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段。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