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上欲封爵诸舅,太后不听。会大旱,言事者以为不封外

时间:2025-02-13 02:05:23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上欲封爵诸舅,太后不听。会大旱,言事者以为不封外」,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97635.html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上欲封爵诸舅,太后不听。会大旱,言事者以为不封外戚之故。太后诏曰:“凡言事者,皆欲媚朕以要福耳。吾不才,夙夜累息,常恐亏先后之法,有毛发之罪吾不释,言之不舍昼夜,而亲属犯之不止,治丧起坟,又不时觉,是吾言之不立而耳目之塞也。吾为天下母,而身服大练,食不求甘,左右但著帛布,无香蕃之饰者,欲身率下也。以为外亲见之,当伤心自敕;但笑言‘太后素好俭’。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仓头衣绿耩(褠,音gōu直袖的单衣),领袖正白,顾视御者,不及远矣。故不加谴怒,但绝岁用而已,冀以默愧其心,犹懈怠无忧国忘家之虑。知臣莫若君,况亲属乎!吾岂可上负先帝之旨,下亏先人之德,重袭西京败亡之祸哉!”固不许。帝省诏悲叹,复重请曰:“汉兴,舅氏之封侯,犹皇子之为王也。太后诚存谦虚,奈何令臣独不加恩三舅乎!”太后报曰:“吾反复念之,思令两善,岂徒欲获谦让之名而使帝受不外施之嫌哉!常观富贵之家,禄位重叠,犹再实之木,其根必伤。且人所以愿封侯者,欲上奉祭祀,下求温饱耳。今祭祀则受太官之赐,衣食则蒙御府馀资,斯岂不可足,而必当得一县乎!吾计之孰矣,勿有疑也。夫至孝之行,安亲为上。今数遭变异谷价数倍忧惶昼夜不安坐卧而欲先营外家之封违慈母之拳拳乎!”上乃止。

太后尝诏三辅,诸马婚亲有属托郡县、干乱吏治者,以法闻。其外亲有谦素义行者,辄假借温言,赏以财位;如有纤介,则先见严格之色,然后加谴。其美车服、不尊法度者,便绝属籍,遣归田里。广平、巨鹿、乐成王、车骑朴素,无金银之饰,帝以白太后,即赐钱各五百万。于是内外从化,被服如一;诸家惶恐,倍于永平时。(节选自《资治通鉴》第四十六,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恐亏先后之法——亏:损害

B.欲身率下也——率:约束

C.吾计之孰矣,勿有疑也——孰:通“熟”,仔细

D.其美车服、不尊法度者——美:使……变得很美

2.下列各组划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皆欲媚朕以要福耳——木欣欣以向荣

B.且人所以愿封侯者——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C.其美车服、不尊法度者——则或咎其欲出者

D.诸家惶恐,倍于永平时——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3.对文章中加粗的文字断句准确的一项是

A.今数遭变异/谷价数倍/忧惶/昼夜不安坐卧/而欲先营外家之封/违慈母之拳拳乎

B.今数遭变异/谷价数倍/忧惶昼夜/不安坐卧/而欲先营外家之封/违慈母之拳拳乎

C.今数遭变异/谷价数倍/忧惶昼夜/不安坐卧/而欲先营/外家之封违/慈母之拳拳乎

D.今数遭变异/谷价数倍忧惶/昼夜不安坐卧/而欲先营外家之封违/慈母之拳拳乎

4.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皇帝想给自己的几个舅舅封爵位,太后却不答应。于是,皇帝让言事者借口不封外戚造成了天下大旱,谁知却被太后识破了。

B.马太后不但自己生活朴素,对身边的人要求很严,见到问起居的外戚随从很多;看到外戚家的仆人穿戴比自己身边的人还好,很不满意。

C.马太后认为,外戚家无论是祭祀所需还是平时生活用度,朝廷都已经有了很多赏赐,不必再封爵位。何况当时天下灾害多,谷价高。劝皇帝以天下为重,使皇帝放弃了封舅舅爵位的念头。

D.皇帝看到广平、巨鹿、乐成诸王都很简朴,就告诉了太后,太后对这几个王进行奖励。马太后崇尚节俭,对当时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是吾言之不立而耳目之塞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不加谴怒,但绝岁用而已,冀以默愧其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马婚亲有属托郡县、于乱吏治者,以法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B

2.C

3.B

4.A

5.(1)这说明我的话不起作用,我的耳目被蒙蔽啊。

  (2)(我)之所以不对他们进行斥责,只是取消r他们每年的常例钱罢了,是希望用(这种方式)让他们自己暗中感到惭愧。

  (3)马氏亲戚有请托郡县办事、妨碍公务的,(地方官员)按照法律处理后再报告。

答案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