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①,则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
时间:2024-04-25 02:27:27 栏目:学习方法题目内容:
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①,则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②,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③,则知而非④ 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⑤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节选自《墨子·非攻》)
【注释】①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见到一点黑色就说是黑,见到一片黑却说是白。
②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日甘:尝到一点苦说苦,尝多了苦却说是甜。
③非:坏事。
④非:谴责。
⑤是以知:因此可以知道。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则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辩矣。 辩:_____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公输》,说说楚王是怎样一个人。(用文中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和《公输》一样,反映出墨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分析一下选文在推理上的技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通“辨”,区分。
2.所以就能知道,天下的君子们在区分道德和不道德的时候,思想是混乱的。
3.楚王是“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之人。
4.反对进攻别的国家。(或“非攻”)
5.先从浅近的事实(见黑、尝苦)入手,再类推开去,逐步深入,将自己的观点(为非)亮出,从而让人信服。这里是由浅入深的逻辑推理过程。(意思接近即可)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