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2题。
异日者①,更羸②与魏王处京台③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魏王引弓虚发④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
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⑤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⑥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⑦也。”
【注释】①异日者:昔日,从前。
②更羸:战国时的名射手。
③京台:高台。
④虚发:虚拉弓弦,不放箭。
⑤孽:伤病。
⑥故疮:旧伤。⑦陨:坠落。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的字词。
(1)更羸谓魏王曰( )
(2)臣为魏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
(3)有间,雁从东方来( )
2、翻译下列句子。
(1)先生何以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你的积累,由这则寓言故事概括出来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这个故事启示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1)对…说(告诉)
(2)使…落下(射下来)
(3)过了一会儿
2、(1)先生,你是凭什么知道这种情况的
(2)飞得缓慢,是旧伤疼痛;叫声悲凄,是离群已久。
3、惊弓之鸟
示例一: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仔细观察、善于分析,这样才能作出准确判断。
示例二:如果失败了,应尽快摆脱余悸,找出对策,以避免再次受害。(意对即可)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