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
时间:2024-04-18 10:46:50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63018.html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傍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
②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最佳答案:
(2分)①过了中午,萧氏的儿子觉得十分饥饿,但又不敢离开。 (2分)②果品蔬菜类的莱都没有准备,萧氏的儿子心里对王安石的做法感到奇怪。
答案解析:
根据文章的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准确理解关键字词,比如“甚、去、具、怪”,翻译后疏通语句。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