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将入相是古代士人的一种仕途追求,但“相”并不好当,而且充满着危险。下列属于皇帝削弱
时间:2024-04-18 04:46:10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出将入相是古代士人的一种仕途追求,但“相”并不好当,而且充满着危险。下列属于皇帝削弱」,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58336.html

题目内容:
出将入相是古代士人的一种仕途追求,但“相”并不好当,而且充满着危险。下列属于皇帝削弱相权的措施有:()
①西汉“中朝”形成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③隋唐实行三省制④宋朝设参知政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最佳答案:
B
答案解析:
汉武帝时期推恩令是为了削减王国的力量加强中央集权的,因此不符合削弱相权的措施。故能排除②。
①项是以皇帝身边的掌管文书的小官逐渐获得了决策权排斥了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为主的权力;
③项是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④项是剥夺了丞相的财权和军权,只保留了行政权力。因此①③④都是削弱相权的措施。故选B。
点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的政治体制,在秦朝创立,其内部存在着两对矛盾,发展趋势是皇权和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历朝加强皇权的措施,如汉武帝时的中朝制度、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元代的一省制、明代废丞相设内阁等内容都要求掌握,也是考试的重点。
考点核心:
三省六部制概念:
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