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备考:高三语文寒假复习规划兼寒假学习建议
时间:2024-01-05 21:30:35 栏目:学习方法字音字形需要关注的是日常生活中容易读错、写错的词,如"褪色"、"舶来品"等。《咬文嚼字》曾经公布了最常写错的100个字(参见附1),可以作为复习参考。其它的偏、难、怪字就不要理它们了。
近义词辨析词,建议做一道归纳一道。比如近义词辨析常见的有四种方法:去除同类项、分搭配对象、两字变四字、比较反义词(参见附2)--当然,同学也可以总结自己习惯的方法--那么每做一道题,就应该将相应的近义词纳入到方法系统中,这样的话,考前要做的并非海量巩固,而是以方法为维度贯穿常见近义词,工作量会大大降低。成语辨析和病句也可以照此办理,尤其是病句,相同语病类型的病句排在一起,症状一目了然。
文学常识和语义衔接,不建议在寒假花时间。如果沉浸在过分琐碎的文学史细节中,反而不利于考场应试。语义衔接的难度则不需要专门突击。
二、文言文
同样,诗歌鉴赏也不必漫天撒网,两件事情也足够:
一是熟悉术语系统,即诗歌鉴赏常考的艺术手法和对应例句,像病句题一样,对相应手法烂熟于心;二是练习诗歌翻译,因为大多数考查诗歌内容或主旨的题目中,如果考生实在不知道要答什么,把相应区间的诗句翻译一下,也能拿到绝大多数的分数。
四、现代文阅读
在寒假,我们要做的,就是写好一篇文章。现在大多数同学手里应该已经拿到去年高考优秀作文集,其中都是2022年高考语文的一类文。考生要做的,就是挑其中最对自己胃口的一篇--说得更明确一点,就是最容易模仿的一篇,换一个题目,逐句仿写一遍,把人家的事例换成自己的事例,论述语句只做适当调整。仿写结束后,加以适当润色、修改。在寒假,我们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写一篇高考一类文,务必在离高考还有最后一个学期的时候找到写一类文的感觉。如果考生基础过于薄弱,那建议找一篇过去的高考一类文,结构规整、层次清楚的那种,那类文章由于立意问题,现在只能拿到二类,但对于作文长期老大难的同学而言,极容易上手,作文提升10分以上并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梦想。
综上,由于语文板块较多,所以总体看上去的话,复习任务并不轻松,但考生完全可以选取自己薄弱的版块加以集中突破,使得自己的语文应试水平(而非语文水平)在短时间内取得一个较大的飞跃。如果考生各个板块实力相对比较平均的话,建议考生将精力放在三块:
一是阅读延伸题,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忽略诗歌鉴赏后面的阅读延伸;二是文言虚词复习--这两块在寒假短时间内突击一下,应该会有比较好的效果,这也是学而思高三语文寒假课程设计的初衷。第三块就是作文。这三块在高考150分中至少占到83分;如果我们认为文言虚词关系到文言文能够彻底理解的问题,那么文言虚词占的比重将达到9分,总量将占到89分(参见下图)。如果这些地方能够有比较大的起色,那么高考语文的总体水平也就必然随之水涨船高。
附1: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别字
近义词辨析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这些词语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意思都差不多,要指望通过表面的意思对两个词语加以辨析简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通过制造不同的语用环境对两个意义相近的词语加以辨析的能力。与字音字形题一样,死记硬背决非上策,我们必须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以下几条备战建议,供各位同学参考:
1、牢记搭配对象。有的时候,两个近义词之间的意义并无明显差别,但是搭配的对象全然不同,或者范围差异很大。比如"擅长"的内容往往比较专业,"善于"就比较泛泛而言;"钟情"的只是是爱情,"衷情"的对象则宽泛得多;"荣膺"的一定是较高规格的荣誉,"荣获"的对象就相对普通;"启动"的往往是机器和法规,"启用"的对象则大多是"物";"简练"主要修饰措辞,而"洗练"则可修饰语言、文字和技艺;"包罗"的可以是"万象","包括"的东西则相对有限……由范围我们可以进一步引申到程度,比如"迷醉"强调"沉迷",比"陶醉"要更深一层,"荣膺"与"荣获"的区别也可以放在这个维度上加以考量。
2、去除同类项,就区别项加以组词区分。很多时候,两个近义词都具有相同的字眼,比如"遏止"和"遏制"。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将相同的字眼,如"遏"去掉,就剩下的字眼组词,前者为"停止",后者为"控制"--当然,两个全组成"制止"就没戏唱了。通过组词加以区分,对于大多数拥有相同字眼的近义词都是相当有效的辨析手段。
3、寻找关键词中的反义词。有些近义词,比如"真谛"和"精髓",一个强调的是"真",一个强调的是"精",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反其道而行之,"真"的反义词是"假","精"的反义词是"粗",也就是说,一个探讨是真假问题,一个探讨的是粗精问题,讨论的问题不一样,语用环境自然也不一样。
4、将两个字的词变成四个字的词。很多时候,像"钟情"、"包罗"这样的词语,将其扩展为四个字的时候反而容易看穿其本来面目。"一见钟情"仅指爱情,"包罗万象"则明示了"包罗"范围之广。面对这些犹抱琵琶半遮面、追求含蓄蕴藉的两字短语,将其扩展为四个字,也是一种重要的辨析手段。
总之,对于近义词辨析题,我们务必要找到真正能够将两个词区分开的点,这些点最好本来就生长在这些近义词上,成为我们在考场上推断出正确答案的线索,千万不能蒙混过关,使得本来区分就不大的近义词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模糊。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