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核算制的定义
时间:2024-01-05 16:30:49 栏目:学习方法
经济核算制,是指社会主义国家依据企业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和经营者的特点,制定的一种管理经济的制度。
经济核算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自主经营权,是实行经济核算制的前提和首要内容,主要包括经营决策权,相对独立的财权,以及相对独立的用人权;
2、自负盈亏,即企业及其职工的实际收入以企业盈亏为转移;
3、经济责任,即企业作为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在取得盈利的过程中要承担一切经济责任,对本企业的盈亏承担经济责任,负责补偿由于企业经营不善造成的亏损。
经济核算是什么
经济核算是指通过簿记和算帐,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劳动消耗和劳动成果进行记录、计算和分析研究的活动。它是任何生产过程中的共同要求,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这种核算越重要。社会主义的经济核算,即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有效地管理企业的方法。它要求企业在国家的宏观指导和赋予的经营权的条件下,以最少的劳动消耗,占用最少的资金,生产更多更好的产品,以销售收入抵偿支出并实现赢利,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为国家积累更多的资金,而企业留利多少则同其经营成果紧密挂钩,真正体现责权利相结合。
企业经济核算包括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核算,主要是:
① 生产消耗的核算,又称生产成本的核算,包括物质消耗与劳动消耗两方面。
② 生产成果的核算,包括质量和数量两个方面。
③ 资金的核算,包括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两方面。
④ 财务成果的核算,又称利润的核算。
各项核算内容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指标来体现。经济核算的指标体系一般包括产量指标(实物产量、工时产量)、产值指标(总产值、商品产值、净产值)、品种指标(产品品种数量、新产品数量等)质量指标(产品或零部件合格率、优质品率成品或部件一次装配合格率等)劳动指标(全员或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工时利用率等)、物资消耗指标(单位产品消耗量、万元产值物资消耗量等)、设备利用指标(设备利用率等)、成本指标(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等)、资金占用指标(固定资金利润率、流动资金利润率、流动资金周转天数等)、利润指标(资金利润率、产值利润率)等。
什么是建筑企业的经济核算?什么是经济核算制
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经济业务包括:
(1)资金筹集业务(2)供应过程业务;
(3)生产过程业务(4)产品销售过程业务(5)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
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筹集资金是生产经营活动的首要条件,是资金运动全过程的起点。对于而言,其资金来源一般有两种途径:人投入和向债权人借入。
一、投入资本人投入资本是得以创立的一个基本条件,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所有者权益的基本组成部分。 的投入资本按照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 国家投入资本——接受国家而形成的资本法人投入资本——接受其他单位的而形成的资本个人投入资本——接受个人包括内部职工的而形成的资本外商投入资本——接受外国及港、澳、台地区的而形成的资本。 的投入资本按照投入资本物质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等。 (一)主要内容
实收资本的主要内容
实收资本是指者按照章程或、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的资本。我国采用注册资本制,注册资本是在工商登记机关登记的者缴纳的出资额,者出资达到法定注册资本的要求是设立的先决条件,而且根据注册资本制的要求,会计核算中的实收资本即为法定资本,应当与注册资本相一致,不得擅自改变注册资本数额或抽逃资金。
资本公积的主要内容资本公积是者或他人投入到、所有权归属于者并且金额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本或资产。资本公积包括收到者出资超出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包括资本溢价及其他资本公积。资本公积的主要用途是在办理增资手续后用于转增资本。 </ol>(二)账户设置 1.“实收资本”账户 “实收资本”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用来核算者投入的资本。 借方:在解散或减资时,人抽回的金额(一般不进行核算)
贷方:登记实际收到者投入的资本
余额: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期末实有的资本数额或股本数额。 收到的所有者应按实际数额入账。其中以货币资金的,应按实际收到的款项作为者的额入账以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形式的,应按各方确认的公允价值作为实际额入账。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取得的收入和收益、所发生的费用和损失,不得直接增减投入资本。 2.“资本公积”账户“资本公积”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核算收到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借方:登记由于其转增资本、弥补亏损等原因而引起的资本公积减少数
贷方:登记取得的资本公积
余额: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实有的资本公积。 本账户应按资本公积形成的类别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二、借入资金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仅要依靠人投入资本,还要通过向银行和其他金融借入资金以弥补投入资本的不足以及扩大再生产的需要。从债权人处筹集到的资金形成的负债。
(一)主要内容 负债按其偿还期限的长短可以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流动负债是指将在1年(含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1年以上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本章将以最具代表性的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为例说明借入资金业务的核算。
(二)账户设置 1.“短期借款”账户 短期借款是向银行或其他金融等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各种款项。短期借款一般是为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或为抵偿某项债务而借入的。“短期借款”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核算向银行或其他金融等借入的期限在1年或1年以内的各种借款。
2.“长期借款”账户 长期借款是向银行或其他金融等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种款项。与短期借款相比,长期借款的借款期限较长,此外,二者对借款利息费用的处理不同。会计准则规定,长期借款的利息费用等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按期预提计入所购建资产的成本(即予以资本化)或直接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长期借款”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核算向银行或其他金融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种借款。
3.“财务费用”账户
财务费用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净损失(有的如商品流通、保险进行单独核算,不包括在财务费用)、金融手续费,以及筹资发生的其他财务费用如债券印刷费、国外借款担保费、等。但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应计入开办费;与购建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有关的,在资产尚未交付使用或者虽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之前的利息支出,计入购建资产的价值;清算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计入清算损益。
发生的各项财务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预提费用”等科目;发生利息收入、汇兑收益监控解放。月终,将借方归集的财务费用全部由“财务费用”科目的贷方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计入当期损益。结转当期服务费用后,“财务费用”科目期末无余额。
该账户应按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为购建或生产满足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发生的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在“在建工程”等科目核算。
4.“应付利息”账户
“应付利息”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核算按照约定应支付的利息,包括吸收存款、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长期借款、债券等应支付的利息。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