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民族性指的是什么
时间:2023-10-17 21:25:12 栏目:生活资讯教育,狭义上指专门组织的学校教育;广义上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一词来源于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拉丁语educare是西方“教育”一词的来源,意思是“引出”。
辩证对待文化教育传统,推动教育理论的民族性传承
体系化的传统文化是对各个时代文化的浓缩和提炼,是对各个时代具有一定生命力文化的一种统合。民族性是传统文化的凝练,需要借助“人”的塑造得以传承和发展。毋庸置疑,教育自然而然地承担了文化传承和民族性塑造的重要任务。抛弃民族性的教育,无疑会割裂传统,往往产生教育理论无法适应民族教育发展的需求和教育理论无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等问题。实际上,基于本土文化传统建立和完善我国教育理论及研究的呼声早已有之。姑且不论民国时代的教育思想论战,单就20世纪末以来的呼声就不绝于耳。其中代表者有陈桂生、叶澜、鲁洁、项贤明等人。其中,陈桂生认为:教育学“中国化”是“整个中国文化、理论‘民族化’‘中国化’进程向教育学的召唤”。叶澜认为:“怎样从深层次上把民族文化传统、教育遗产与当代教育思想之间断了的‘线’重新联系起来,使之有机结合,是一个重要的学术命题。”黄书光认为:“建立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教育学’无疑显得十分迫切,应该对民族文化教育传统展开深层次的研究,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古为今用。”
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有其时代局限性也有其内在的生命力,但“中国古代学术中无独立的、系统的教育理论专著这一事实,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形态缺乏学科分化的一种表现”。其中部分思想、理论、方法等仍然具有现实价值和意义,部分思想理念和方法对现代教育理论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部分具有一定的警示意义。需要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和系统分析,发掘其具有显在价值和潜在价值的部分,是进行教育传统整理和教育民族性建设的重要工作。结合时代需求,以“扬弃”的手法对中国教育的优秀传统进行传承和创新,是教育理论民族性建设的重中之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