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两大代表人物是谁
时间:2023-10-17 20:55:47 栏目:生活资讯道家的两大代表人物分别为庄子与老子。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顺应天道”“逍遥文物”等思想。老子著有《道德经》(别名《老子》、《老子五千言》),庄子著有《庄子》(别名《南华经》);其核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庄子实际上是继承发展并且阐释老子的思想,带有自己个性的一种解读。看法精炼独到、积极遁世、卓尔不群故而与老子并称一并成为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老庄学派不主张满口大慈悲、大智慧、大觉悟的假道德,认为这些不过是愚弄人的幌子。要德行合一,以己推人.自化,人人化则天下化。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的思想学派。
道家分黄老派、关尹派和庄列派。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李学勒先生指出:“黄老
之学,其思想富于积极色彩,与庄列一派隐退截然不同。”关尹一派“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上博简《恒先》是《老子》到庄学之间的联络桥梁。
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出现的一个重要学派。西汉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中称道家为“道德家”,《汉书•艺文志》才称之为道家,列为九流之一。道家的创立者是著名思想家老子,主要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彭蒙、田骈等。道家学说以“道”为最高的哲学范畴,他们认为“道”是世界的最高实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道家学派以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关系。
道家代表著作
《道德经》
《道德经》,又名《老子》,相传由老子所作,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全书共八十一章,分《道经》、《德经》两部分,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德经》谓先修自身心意,《道经》谓以身心精进,在体悟道之所传。
《易经》
《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是古代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易经》是中国最早的易书,由伏羲氏所创。
《庄子》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文,是战国早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分内、外、杂篇。唐玄宗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便被尊称为《南华真经》。其书与《周易》《老子》合称“三玄”。
起源
《汉书·艺文志》曾记载,道家书籍有《黄帝四经》、《黄帝铭》、《黄帝君臣》、《杂黄帝》、《力牧》、《伊尹》、《太公》、《辛甲》、《鬻子》、《管子》等,暗示道家思想与伏羲、女娲、神农、黄帝、伊尹、许由、巢父、伊尹、姜太公、辛甲、鬻子、管子等人的治世思想有关。另外,与儒家文化起源于周文化不同,道家学者多出自宋、楚、秦、齐等国,暗示道家思想与夏朝、殷商文化密切相关。
成型
春秋末年,以老子《道德经》的问世为标志,道家思想已经完全成型。
兴盛
老子以后,战国时期,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六大派,除了老庄学派外,杨朱学派、黄老学派、彭蒙田骈慎到派、老子学派和宋尹学派都曾兴盛一时,其中以黄老派最盛。其时,黄老思想不但成为田齐的治国思想,并通过百家争鸣对诸子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在楚国和吕不韦统治时期的秦也发挥过一定作用,以至于在战国末期形成了蒙文通先生所说的“黄老独盛压倒百家”的局面。
挫折
秦国统一中国之前,吕不韦组织人员编撰《吕氏春秋》,此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融合各家学说,显然,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并在统一中国后不久焚书坑儒,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
辉煌
汉朝建立后,由于长期战乱的破坏,在反思秦统治思想的基础上,开始选择道家作为治国思想,并造就了一个名为“文景之治”的盛世。
压制
汉武帝执政后,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崇尚儒术”,道家的发展暂时受到压制。
复活
魏晋南北朝时期,谈玄之风兴起,道家思想重新复活,不过这一次的重点不是黄老,而是对老庄的重新阐释,并形成了影响深远的魏晋玄学。此后老庄成为道家正统,一直延续至今。
潜藏
魏晋南北朝后,虽然道家思想屡次成为大乱之后治国的急救包,也是部分士大夫失意之后的精神寄托,但它绝大多数时候处于边缘化状态,只能在文艺科技等方面继续发挥作用。直到唐宋时期道家又发展至鼎盛,故学者言唐之佛教思想、宋之佛儒思想均处“伟大时期”,但其间道家实力却压倒二教。到了元朝道家继续南北朝边缘化状态。另外,道家思想曾和佛教结合,形成了中国式的佛教——禅宗,且道家对儒家宋明理学和阳明心学的形成,起过重要作用。
复兴
晚清,随着西方的冲击,儒家统治秩序受到强烈冲击,再加上道家与西方自由民主等观念多有相合之处,故道家思想再次复兴。1991年,董光壁先生首先精炼提出了当代新道家的概念,并得到陈鼓应等人热烈响应,此后有唯道论、道商、天道自由主义、自化论等新的理论出现,其中像道商这样的理论还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应用和推广。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