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

时间:2025-02-13 09:09:27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503582.html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有一日,他遇到一个聪明人。

“先生!”他悲哀地说,眼泪联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你知道的。我所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吃的是一天未必有一餐,这一餐又不过是高粱皮,连猪狗都不要吃的,尚且只有一小碗……”

“这实在令人同情。”聪明人也惨然说。

“可不是么!”他高兴了,“可是做工是昼夜无休息的:清早担水晚烧饭,上午跑街夜磨面,晴洗衣裳雨张伞,冬烧汽炉夏打扇。半夜要煨银耳,侍候主人耍钱;头钱从来没分,有时还挨皮鞭……”

“唉唉……”聪明人叹息着,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

“先生!我这样是敷衍不下去的。我总得另外想法子。可是什么法子呢?……”

“我想,你总会好起来……”

“是么?但愿如此。可是我对先生诉了冤苦,又得你的同情和慰安,已经舒坦得不少了。可见天理没有灭绝……”

但是,不几日,他又不平起来了,仍然寻人去诉苦。

“先生!”他流着眼泪说,“你知道的。我住的简直比猪窠还不如。主人并不将我当人;他对他的叭儿狗还要好到几万倍……”

“混帐!”那人大叫起来,使他吃惊了。那人是一个傻子。

“先生,我住的只是一间破小屋,又湿,又阴,满是臭虫,睡下去就咬得真可以。秽气冲着鼻子,四面又没有一个窗……”

“你不会要你的主人开一个窗的么?”

“这怎么行?……”

“那么,你带我去看去!”

傻子跟奴才到他屋外,动手就砸那泥墙。

“先生!你干什么?”他大惊地说。

“我给你打开一个窗洞来。”

“这不行!主人要骂的!”

“管他呢!”他仍然砸。

“人来呀!强盗在毁咱们的屋子了!快来呀!迟一点可要打出窟窿来了!……”他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滚。

一群奴才都出来了,将傻子赶走。

听到了喊声,慢慢地最后出来的是主人。

“有强盗要来毁咱们的屋子,我首先叫喊起来,大家一同把他赶走了。”他恭敬而得胜地说。

“你不错。”主人这样夸奖他。

这一天就来了许多慰问的人,聪明人也在内。

“先生,这回因为我有功,主人夸奖了我了。你先前说我总会好起来,实在是有先见之明……”他大有希望似的高兴地说。

“可不是么……”聪明人也代为高兴似的回答他。

1.第一场对话,对聪明人的思想性格暂不下结论,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傻子帮助奴才,为什么反而被奴才赶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奴才的命运最终能否改变?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文中的“聪明人”与通常说的“聪明人”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结尾“代为高兴似的”,“似”起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茨威格说:“奴才就是这样一种人——他们不仅仅不反对在自己脖子上套绳索,反而伸出舌头去吻那双套绳子的手。”文中奴才的哪些话表现出这个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引起悬念。

2.奴才根本没有想、也不敢想、也不理解傻子的行动,奴才害怕真正改变自己受奴役的地位从而危及主人的行动。

3.靠他自己是不能改变命运的。他只要也只能向别人诉苦,只要也只能向主子讨好,根本不想改变自己被奴役的地位。他能从奴才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抚摩、陶醉,这就注定他将是一个永远的奴才、陷入万劫而不复的奴才。

4.此文中的“聪明人”指故作姿态,顺奴才的话,听话音,接话头,敷衍,不负责任,叫奴才永远做奴才的人。这种聪明人是主子的帮凶。通常说的“聪明人”是指耳聪目明的人。 5.“似”读“shì”,“聪明人”似乎是替奴才高兴,实际上是主子的帮凶,这样写更能揭示“聪明人”丑恶的灵魂。(意对即可)

6.例如:“这回因为我有功,主人夸奖了我了。”

考点核心: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骈文,而把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特点:形散神不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有一个明确的主旨贯穿全文。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自由;“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样自由,都必须围绕一个中心。以联想、想象为桥梁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段。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