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

时间:2025-02-13 06:43:20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501499.html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一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1.下列语句中加粗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素善留侯张良——善:交好。

B.距关,毋内诸侯——内:接纳。

C.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

D.不如因善遇之——遇:接见。

2.下列语句中加粗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①良乃人,具告沛公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①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②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D.①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3.下列语句全部表现项伯“守义误事”的一项是( )

①素善留侯张良②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③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④项伯杀人,臣活之

⑤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⑥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②⑤⑥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伯在项羽营中具有非同寻常的地位,与身在刘邦营中的张良关系密切,预示了这场阴谋的破产。

B.张良作为刘邦的重要谋臣,在得到项羽将要攻打刘邦的消息后,第一反应是要把事情告诉刘邦。

C.面对危险的局势,刘邦虽然表现出吃惊的样子,但仍然谦虚地一再询问“为之奈何”,故作镇静。

D.项伯因一个朋友的安危,置大局于不顾,随便把军事机密泄露给对方,可见是一愚鲁误事之人。

5.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D

2.B

3.D

4.C

5.(1)把守好函谷关,不要让任何诸侯进来,关中一带的土地足够称王用的。

  (2)沛公说:“项伯和您相比,哪一个年龄大?”张良说:“项伯比我年龄大。”

  (3)在这时候,项伯又连夜离开,回到项羽军营中,全部把刘邦的话告诉了项羽。(意对即可)

答案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