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题。 我们家的大衣柜和茶几的面子都是用水曲柳做的,一
时间:2025-02-13 04:49:04 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题。
我们家的大衣柜和茶几的面子都是用水曲柳做的,一道一道抛物线形的木纹如溪流荡漾流过,母亲总是爱惜地用软布顺着波纹的方向细细擦拭,像是怕搅乱了水流的方向。
而那一对太师椅,是用云楸木做的,深红色的扶手上,一团团云彩般的花纹。母亲总说这种云楸木木质最坚硬,是硬杂木,我总奇怪,那太师椅扶手是怎么弯成弯弯的月亮形状的呢?搬家的时候,旧家具们大半二十、三十地处理给了穿着军大衣在院子里游荡的那个人,当年我实在是不能体会母亲心中的不舍和痛。
迭部不愧是树多的地方,当我以文字为齿细细梳理记忆时,却发现大多与树有关。
我们烧最硬的青冈木,从山上砍来粗枝子,回家用锯子截成一节一节的。截面细细密密的环形纹路,一个圆完满地装在另一个圆里。有一天,被雨困在一个仿古的亭子里,亭子前是一个喷水池,雨一滴一滴落到水里,平空画了一个圆,一环环扩散开去,再滴,再画一个圆,与另一滴的圆边缘相交在一起,整个连成一片。与青冈木截面的木纹一样,规则的年轮如水波荡漾。一截截青冈木劈开,一顿饭两三根都烧不完,着时不像油松那样烟熏火燎,干干净净地燃出热烈的火焰。
其实,一个人就是一棵树,岁月在心里静静地画上一条纹路,如此而已。心底深积着粗粗的砂粒,树皮也粗粗封存着所有的情感,一抑一抑地推过,露出细腻的木纹,如同多年之后灯光下如水的记忆。不是月光,城里已经难得看到月亮了。
院子南面的六月菊憔悴着,屋后的墙有个豁口,墙面白灰大半剥落了。离墙四五尺远,长着黄褐的椿树,丹的火炬树,苍白的桦树,及其他的杂树,半光着打着颤,摇摇欲坠了。还有什么能在心里留下年轮般的纹呢?除了记忆。我倒是宁愿耐着心情,不厌地细数心底的纹路,一环一环地读去,听雨声间歇和突发,如母亲以手指轻触光滑流动的木纹。——节选自《散文》2005年第4期作者:王琰
1.“当年我实在是不能体会母亲心中的不舍和痛”,联系全文看,母亲为什么会有“不舍和痛”的感觉
答:
2.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不是月光,城里已经难得看到月亮了”这句话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答:
3.联系全文看,文章最后一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
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一个人就是一棵树”这句话的理解。
答:
5.请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答:
最佳答案:
1.家具伴随母亲生活了几十年,凝结了母亲的情感,是母亲过去生活的见证。
2.强调作用,强调今日已非往昔,过去的美好难忘只能在记忆中出现。
3.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对过去生活的怀恋。
4.人成长所得的阅历、经验实际上就是岁月留在人心里的痕迹,心随年龄的增长不断的积累大小、深浅各不相同的纹路,这和树随时间推移增加年轮是一样的。
5.木纹(原标题)、年轮、人·树、年轮般的纹……
考点核心: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骈文,而把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特点:形散神不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有一个明确的主旨贯穿全文。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自由;“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样自由,都必须围绕一个中心。以联想、想象为桥梁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段。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