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马鞍藤与马蹄兰
马鞍藤是南部海边常见的植物,盛开的时候就像开大型运动会,比赛着似的,它的花介于牵牛花与番薯花之间,但比前两者花形更美、花朵更大、气势也更雄浑。
马鞍藤有着非常强盛的生命力,在海边的沙滩曝晒烈日、迎接海风,甚至灌溉海水都可以活存,有的根茎藏在沙中看起来已枯萎,第二年雨季来时,却又冒出芽来。
这又美又强盛的花,在海边,竟少人会欣赏。
另外,与马鞍藤背道而驰的是马蹄兰,马蹄兰的茎叶都很饱满,能开出纯白的恍若马蹄的花朵。它必须种在气温合适、多雨多水的田里,但又怕大风大雨,大雨一下会淋破它的花瓣,大风一吹又使它的肥茎摧折。
这两种花名有如兄弟的花,却表现了完全相反的特质,当然,因为这种特质也有了不同的命运。马鞍藤被看成是轻贱的花,顺着自然生长或凋落,绝没有人会采摘;马蹄兰则被看成是珍贵的珠宝爱着,而它最大的用途是用在丧礼上,被看成是无常的象征。
人生,有时像马鞍藤与马蹄兰一样,会陷入两难之境,不过现代人的选择越来越少,很少人能选择马鞍藤的生活,只好做温室的马蹄兰。
1.“又美又强盛”的马鞍藤,为什么“竟少人会欣赏”?(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马蹄兰与马鞍藤“背道而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找出文章中具有嘲讽意味的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生,有时像马鞍藤与马蹄兰一样,会陷入两难之境”,“难”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体味“很少人能选择马鞍藤的生活”与“很少人会选择马鞍藤的生活”,这两句话在感情表达的效果上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现代社会,究竟是什么在左右着人们的选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因为它被看成是轻贱的花。
2.两种花表现了完全相反的特质,马鞍藤生命力顽强,而马蹄兰则显柔嫩、脆弱。
3.马蹄兰被看成是珍贵的珠宝爱着,而它最大的用途是用在丧礼上,被看成是无常的象征。
4.如果像马鞍藤一样,追求自然、真实,就容易受到轻视;但做“马蹄兰”,未免有些虚伪、造作,有失本意、真心。
5.“会”字表示了一种主动的行为,而“能”字则表现出选择的被动性,选择时的无奈与尴尬。
6.普遍的价值判断标准,强大的世俗压力和人们随波逐流的心理等。
考点核心: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骈文,而把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特点:形散神不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有一个明确的主旨贯穿全文。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自由;“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样自由,都必须围绕一个中心。以联想、想象为桥梁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