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邂逅霍金 自从《时间筒史》在中国翻译出版后,知道霍金的人越
时间:2025-02-13 03:40:02 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邂逅霍金
自从《时间筒史》在中国翻译出版后,知道霍金的人越来越多。青年人争相阅读,一时颇有洛阳纸贵之势。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但我对霍金以高度残疾之身写出如此经典著作的精神和业绩,却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我知道霍金是剑桥大学的,想不到在来剑桥的第二周就见到了他。
那天下午,当我们经过剑桥河边的时候,忽然看见前面缓缓驶来一辆轮椅车,上面坐的正是霍金,和以前在照片上见到的完全一样。车驶近了,我却呆滞了。是敬仰,是震惊,是凝视,是沉思?都是,或许都不是。在他经过我身边的那段时间,我什么也没有做,只是目送他静静地过去。
这是一个弱小的身躯,稍向右侧倾斜地靠在或者说是被安放在轮椅车背上。除了他的目光。似乎看不到他有其他动作。他的目光显得异乎寻常,显示着超常的魅力。他的思维穿越时间和空间,追寻着宇宙的尽头、黑洞的隐秘。他凭着敏锐的直觉和严密的推理,直接挑战被人广泛认同的传统量子力学、大爆炸理论甚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我想走上前去,又下意识地去摸照相机。但我既没有移步,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对于这样一位随时面对逼近的死神却依然像超人那样奋斗的人,任何干扰都是一种罪恶,更不用说任何好奇的举动或过分热情的表现了。
霍金是在风华正茂时遭遇了罕见的疾病。他要用很大的努力才能举起头来;他不能写字;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必须让人将每一页摊平在一张大办公桌上,然后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被疾病固定在轮椅上三十多年的人,却坚持说自已是个快乐的人。有一次,在学术报告结束之际,一位女记者问:“霍金先生,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霍金的脸庞充满恬静的微笑,他艰难地叩击键盘,于是,随着合成器发出的标准伦敦音,宽大的投影幕上缓慢而醒目地显示出如下一段文字:“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霍金的轮椅渐渐消失了,就像路上无数过往的行人一样。愿霍金在平静中度过他不平凡的一生。
【注】霍金,英国理论物理学家。主要致力于黑洞量子力学的研究,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杰出的物理学家”。
1.结合全文回答,霍金“超常的魅力”除目光以外,还表现在哪4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5段中,作者“既没有移步,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霍金始终坚持说“自己是一个快乐的人”,联系文中他精彩回答,你认为他具有怎样的人生态度?你从中又得到了哪些启迪?(答案不少于8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①写出经典著作《时间简史》(或取得非凡杰出的科学成就);
②直接挑战传统权威理论;
③以坚强毅力战胜罕见疾病;
④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
2.对这样一位的超常的人,任何干扰都是一种罪恶。
3.第一问:拥有一颗感恩之心,坚韧乐观地面对不幸。第二问:“略”。(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核心: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骈文,而把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特点:形散神不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有一个明确的主旨贯穿全文。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自由;“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样自由,都必须围绕一个中心。以联想、想象为桥梁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段。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