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匆匆
朱自清
①燕子去了,有再__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__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__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②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③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④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⑤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选出恰当的词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
A.开
B.青
C.来
2.读第②自然段回答问题:
(1)为什么说“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泪潸潸”中“潸”的读音是( ),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3)“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第③自然段的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是对__________________的精彩描写。
5.第④自然段运用的修辞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6.归纳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CBA
2.(1)因为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
(2)shān 眼泪不断地流下
(3)对逃去如飞的日子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和无奈。
3.描写时间是怎样匆匆流逝的。
4.流逝的日子、时光
5.设问、反问、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时光的流逝、生命短暂的叹惋之情
6.本文通过作者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叹惋和思考,激励人们要热爱生命、珍惜时间努力上进。
考点核心: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骈文,而把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特点:形散神不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有一个明确的主旨贯穿全文。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自由;“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样自由,都必须围绕一个中心。以联想、想象为桥梁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