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送杨少尹序韩愈  ①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时

时间:2025-02-13 02:19:08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送杨少尹序韩愈  ①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时」,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97828.html
题目内容: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送杨少尹序

韩愈①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时公卿设供帐,祖道都门外,车数百两。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②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丞相去归乡。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

③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外送者凡人,车几两,马几匹,道边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与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漠否?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然吾闻杨侯之去,丞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④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呜》而来也。今之归,指其树日:“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

1.请写出本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有别于本文的文言序《》。

2.第①段写疏广、疏受二人临行时的场面,其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

3.对“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擅长写诗的京城人,也跟着来应和丞相。

B.京城中擅长写诗的人,也作诗来应和丞相。

C.京城中擅长写诗的人,也跟着来应和杨侯。

D.擅长写诗的京城人,也作诗来应和杨侯。

4.在第③段,作者表面上说自己“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离京时送别场景怎样,而实际上是有所指的。其深层含义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全文看,杨巨源其人如何?作者对他怀有哪些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近代著名学者钱穆先生认为,“韩愈《送杨少尹序》之类,此可谓是一种无韵的散文诗”。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种观点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伶官传序。

2.突出杨侯和二疏一样具有品德之美,受人敬重。(意思接近即可)

3.B

4.暗示杨氏离京场面与二疏不同,借此议论古今执政者的不同,感叹朝廷对有功德的老臣的少恩,替杨氏鸣不平。(意思接近即可)

5.有才华,德高望重,不忘本(家乡);无限惜别、仰慕、赞叹。(意对即可)

6.“略”。(可从语言(如朴实无华,句式多变)、情感(如真切深沉,动人肺腑)、意境(如浑厚优美)等角度把握“无韵的散文诗”的特点,有具体内容或句子来分析说出自己的理解。能够谈出两点,语言表达流畅即可)

答案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