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怎样描写“我”收到《山海经》时的感受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一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怎样理解“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概括选文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当阿长把《山海经》买来给“我”时,“我”当时最想说的话是什么?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我认为对她说了没什么用,但既然来问,又不好不说。说明我对从她那里得到《山海经》没抱任何希望,只是说说而已。
2.“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3.议论,表明作者对阿长的感激和尊敬。
4.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当然奉为至宝。
5.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引起我新的敬意。
6.“略”。(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核心: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骈文,而把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特点:形散神不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有一个明确的主旨贯穿全文。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自由;“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样自由,都必须围绕一个中心。以联想、想象为桥梁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