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
时间:2024-04-25 02:21:47 栏目:学习方法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周公旦白屋之士,所下者七十人,而天下之士皆至;晏子所与同衣食者百人,而天下之士亦至;仲尼修道行,理文章,而天下之士亦至矣。伯牙子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而志在太山①,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②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复曰:“善哉乎鼓琴!汤汤③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以接之,贤者奚由④尽忠哉!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乐而后至也。
【注释】①太山:指泰山。
②少选:一会儿。
③汤汤(shāngshāng):形容大水急流的样子。
④奚由:即“由何”,从何。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字
(1)一食或尽粟一石()
(2)才美不外见()
(3)方鼓而志在太山()
(4)伯牙破琴绝弦()
2.下面句中加粗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其真无马耶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虽有千里之能 钟子期听之
C.而伯乐不常有 而天下之士皆至
D.策之不以其道 而无以接之
3.翻译下面句子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表达的主旨是什么?(用原文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文都谈到什么话题?两文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联系实际,谈谈你从文中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1)有时
(2)同“现”,显露
(3)正好,刚好
(4)断
2.C
3.(1)想要和一般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不只是弹琴像这样,贤能的人也是这样。
4.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5.人才(或:知音)
【甲】文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人才,摧残人才的行为的愤慨与无奈;
【乙】文表达了作者希望统治者能礼贤下士、正确识别、选拔和任用人才。
6.示例:领导者要善于发现人才,尊重人才,用好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才能促进我们社会的和谐稳定。(意对即可)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