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  晋献公①以垂棘②之璧,假道于虞③而伐虢④,大夫宫之奇⑤谏曰

时间:2024-04-25 02:20:11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  晋献公①以垂棘②之璧,假道于虞③而伐虢④,大夫宫之奇⑤谏曰」,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94432.html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

晋献公以垂棘之璧,假道于虞而伐虢,大夫宫之奇谏曰:“不可。唇亡而齿寒,虞虢相救,非相德也。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虞君不听,受其璧而假之道。晋已取虢,还反灭虞。(节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晋献公:晋国国君。

②垂棘,一座山的名称,盛产玉石。

③虞:(yú)周朝诸侯国名,在今山西。

④虢:(guó)周朝诸侯国名,在今河南。

⑤宫之奇:虞国的谏议大夫。

⑥德:恩德。⑦取:攻占。

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

①晋献公以垂棘之璧________②还反灭虞________

2.把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假道于虞而伐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出自本段的一个成语,并指出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以,用

反,通“返”返回。

2.晋献公从虞国借道来攻打虢国。

3.成语:唇亡齿寒;假途灭虢(假道灭虢)(写出一个即可)

道理示例:唇亡齿寒。即任何事物都是密切相关、利害相关的。 (意思对即可)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