囫囵吞枣 客有曰:“梨益齿而损脾,枣益脾而损齿。”一呆弟子思久之,曰:“我含梨
时间:2024-04-25 01:37:44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囫囵吞枣 客有曰:“梨益齿而损脾,枣益脾而损齿。”一呆弟子思久之,曰:“我含梨」,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93933.html
题目内容:
囫囵吞枣客有曰:“梨益齿而损脾,枣益脾而损齿。”一呆弟子思久之,曰:“我含梨则嚼而不咽,不伤我之脾;我食枣则吞而不嚼,不能伤我之齿。”狎者曰:“你真是混沦吞却一个枣也。”
1.解释句中加粗词。
①梨益齿而损脾()
②狎者曰()
③我含梨则嚼而不咽()
④不伤我之脾()
2.翻译句子
你真是混沦吞却一个枣也。
答:_______________。
3.囫囵吞枣的比喻意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
4.除了囫囵吞枣的学习态度外,还有不求甚解、浅尝辄止的学习态度也应该批评和改正。请谈谈正确的学习态度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①利益,好处;
②好戏弄别人;
③却;
④助词,的
2.你真是囫囵吞掉一个枣啊
3.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对所学的并不理解。
4.“略”。(以上主观题意对即可)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