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一)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
时间:2024-04-24 20:40:46 栏目:学习方法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一)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二)
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奇。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吾知之,独于碧不甚了然。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晓岚①;比之含烟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②初篁则较淡;温于玉,滑于纨③;至寒至腴,可拊④可餐。(节选自袁中道《游青溪记》)
【注释】①岚:林中雾气。
②箨(tuò):竹笋皮,笋壳。
③纨:白色的丝绢。
④拊(fǔ):抚摩。
1、解释下面加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
(2)斗折蛇行: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语段(一)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个语段分别是怎样突出水的特点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语段(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段(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1)表约数,相当于“来”;
(2)像北斗星那样曲折
2、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久留,于是题字(记下这里的景致或记住这个地方)后就离开了。
3、由乐到忧。从“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可以看出乐;从“凄神寒骨,悄怆幽遥”可以看出忧。
4、语段(一):用潭中的石、鱼、日光、影等从侧面进行衬托。
语段(二):用“秋天”、“晓岚”、“含烟新柳”、“脱箨初篁”等比喻水色。(用“含烟新柳”、“脱箨初篁”、“玉”、“纨”和水进行比较)
(意思对即可)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