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言,回答问题。任座直言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①,克之;以封其子击②。文侯问
时间:2024-04-24 19:27:37 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阅读文言,回答问题。任座直言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①,克之;以封其子击②。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注:
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中山:中山国。
②击:魏文侯之子,即魏武侯。
1、解释字义。
①克之:
②趋出:
③向者:
④反之:
2、句子翻译。
臣是以知之。
3、翟璜为什么说文侯是仁君
4、从魏文侯由“怒”到“悦”这件事,你领悟出怎样的道理?
最佳答案:
1、攻打;快走;刚才;返回。
2、我因此知道您是个仁君。
3、翟璜说文侯是仁君的理由是“君仁则臣直”,任座在文侯面前能直言,说明文侯是仁君。
4、文侯“怒”是因为任座的直言进谏,由此可见,国君往往不愿听逆耳之言;文侯“悦”在于翟璜讲究了一点说话的技巧,由此可见,要取得好的进言效果,要讲究言辞的技巧。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