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郑人有逃暑  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①以从阴。及至暮

时间:2024-04-24 18:16:05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郑人有逃暑  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①以从阴。及至暮」,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88780.html
题目内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其阴逾去,而其身愈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①衽(rèn):卧席。

②徙(xǐ):移动。

③濡(rú):沾湿。

④逾:(通假字,同:愈)同愈,更加。

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反席于树下( )

②而拙于用夕矣( )

2.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语言简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①通“避”,躲避。

②如果,假使。

③优厚的俸禄。

④通“向”,原先,从前。

2.“拙”具体表现在晚上也跟着树移动的席子。

3.①这则寓言告诉人们,情况是不断变化的,不能只用老眼光,老办法去解决新问题,不然就会碰壁,受灾。

②客观世界在不断运动、发展、变化,我们也一定要认识并适应这种发展变化,不能墨守成规。

③郑人用避暑的办法去对待夜间的露水,当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用狭隘的经验去对待变化着的事物,必然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