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
时间:2024-04-24 04:07:50 栏目:学习方法题目内容: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为宫室、器皿、人物( )
(2)罔不因势象形( )
(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4)高可二黍许( )
2、翻译。
(1)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话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件雕刻作品的主题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分别刻在船窗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1)做
(2)顺着
(3)有余的意思
(4)上下
2、(1)中间高起而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竹笋壳覆盖着它。
(2)没有不顺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的,各有各的情态。(重点词语翻译正确,意思对即可)
3、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4、大苏泛赤壁
5、构思的巧妙,说明是在泛游赤壁。(意对即可)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