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鲁人刘仁嗜弈①,然不精。一日,出市,见有人弈,观者五六,
时间:2024-04-23 21:43:57 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鲁人刘仁嗜弈①,然不精。一日,出市,见有人弈,观者五六,遂滞②焉。竟③局,胜者欲去,刘要之对局。胜者熟视之,曰:“善”。甫④下子,刘占势,诩诩然⑤以为必胜。移时,胜者连出高招。刘愕然,无招架之力,欲起。曰:“汝不闻,欲要取之,必先予之。”观者哂⑥之。
【注释】①弈:下棋。
②滞:停留。
③竟:结束。
④甫:刚刚。
⑤诩诩(xǔxǔ)然:夸耀的样子。
⑥哂(shěn):讥笑。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鲁人刘仁嗜弈( )
②刘愕然( )
2.短文对鲁人刘仁棋艺的评价是“嗜弈,然不精”,你从哪里能够看出刘仁的“嗜弈”和“不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棋品如人品。生活中我们常会通过下棋一类的小事,感知一个人的性格和为人。在与“胜者”对弈的过程制造,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刘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①十分爱好(喜爱,喜好,爱好,喜欢)②惊讶的样子(惊讶)或“惊诧的样子”、“惊愕的样子”。
2.“嗜弈”:见有棋局就停下来观看;主动邀请胜者对局。“不精”:刚开局稍占优势即夸耀,在胜者连出高招后很快就无招架之力了。(意思对即可,用原文回答也可。)
3.没有自知之明;或“爱夸耀”;或“好吹嘘爱面子”;或“虚荣”;或“自以为是”。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