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下面的文言诗文,完成下面问题。【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

时间:2024-04-18 12:35:05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下面的文言诗文,完成下面问题。【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64220.html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言诗文,完成下面问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

小题1:下列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A.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B.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D.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小题3: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述理由。(2分)

最佳答案:

小题1:C (ABD三项均为介出所处,可译为“在”;C项为介出对象,可译为“对”)

小题1: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作起来,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衰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耗尽(枯竭)了。

小题1:示例:鲁庄公“不鄙”。理由合理得分,结合选文或全文内容作答均可

答案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一词多义,多义词的意义和用法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句分析。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介词,在。A、B、D中的“于”都是介词“在”,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句中的“于”是介词“对”。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句子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省略的成分应补充上,如:再(鼓)而(气)衰,三再而衰,三(鼓)而(气)竭。

小题1:此题是开放性试题,能说出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