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后魏李惠,为雍州刺史。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于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

时间:2024-04-18 09:43:21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后魏李惠,为雍州刺史。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于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62327.html
题目内容:

后魏李惠,为雍州刺史。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于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

皮,各言藉背之物。惠遣争者出,顾州纲纪曰:“以此羊皮拷知主乎?”群下以为戏

言,咸无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地认罪。(郑克《李惠拷皮》)

【注释】①藉背之物:垫背的东西。

②顾:回头。

③纲纪:随从人员,州纲纪指州府的主簿。

④实:事实,真实。

⑤伏:通“服”,这里指趴在地上认罪。

小题1: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欣然起行

B.为雍州刺史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C.负薪者乃伏地认罪。

D.以杖击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小题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同释重担,息于树阴。

(2)群下以为戏言,咸无应者。

小题3:从“拷打羊皮”这一做法,可以看出李惠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最佳答案:

小题1:A

小题2:(1)一块放下重担,在树阴下休息。

(2)手下众吏以为是玩笑话,都没有回答。(意思对即可)

小题3:李惠是一个聪明机智、生活经验丰富的人。(意思对即可)

答案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考4个虚词“然、为、乃、之”,找出“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只要根据句位和搭配,再结合上下文就能找出来。”A中的“然”是……的样子的意思,B中“为”分别是是和被的意思,C中“乃”分别是于是和竟然的意思,D中第二个“之”分别是代词,指代它,一个是无意义。因此答案是A。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的翻译,句中的“释、息、戏、咸”等,都是重要的采分点,关键是要注意对译。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根据语境,做到文通字顺。因此,此题可以翻译为:

(1)一块放下重担,在树阴下休息。

(2)手下众吏以为是玩笑话,都没有回答。只要答对意思即可。

小题3:

试题分析:从文中可以看出李惠是一个聪明机智、生活经验丰富的人。这提醒考生一定要仔细阅读文言文,根据文言内容,概括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