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科学家观察到,当水稻感染了赤霉菌后,会出现植株疯长的现象,病株往往比正常
时间:2024-04-18 08:51:50 栏目:学习方法题目内容:
1926年,科学家观察到,当水稻感染了赤霉菌后,会出现植株疯长的现象,病株往往比正常植株高50%以上,并且结实率大大降低,因而称为“恶苗病”。科学家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施到健康水稻幼苗上,发现这些幼苗虽然没有感染赤霉菌,却出现了恶苗病的症状。最终科学家发现了植物激素赤霉素(GA)。根据以上材料分析:
(2)为了验证该推测,科学家进行了实验,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施到健康的水稻幼苗上,观察现象。该实验还应该设置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________,其最可能的结果是实验组:水稻幼苗__________,对照组:水稻幼苗______________。
(3)1936年科学家从培养基滤液中分离出致水稻患恶苗病的物质,称之为赤霉素。此时就能肯定赤霉素是植物激素吗?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4)已知豌豆矮生植株的形成与缺少赤霉素有关。没有赤霉素就不能刺激茎蔓伸长,如果用赤霉素处理,矮生植株也可以长得和高蔓植株一样高,矮株没有赤霉素是因为缺少了合成赤霉素的一种关键酶。如果形成矮生植株的原因是由于编码合成赤霉素的酶的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那么基因型为Aa的植株连续自交三代,请在坐标图上绘出自交后代中矮化个体所占的比例与自交代数的数量变化关系的直方图。
最佳答案:
(1)“恶苗病”的出现可能与赤霉菌产生的某种物质有关
(2)用等量的未培养过赤霉菌的同种培养基的滤液喷施到健康的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水稻幼苗上 出现恶苗病 正常生长
(3)不能 不能说明赤霉素是从植物体内提取的微量物质
(4)
答案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
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与功能:
1、赤霉素:
(1)合成部位: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2)主要作用:
①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2、脱落酸:
(1)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2)分布: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3)主要作用:
①抑制细胞分裂 ②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与脱落 3、细胞分裂素:
(1)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2)主要作用:促进细胞分裂 4、乙烯:
(1)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2)主要作用:促进果实成熟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