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

时间:2024-03-14 02:01:38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49388.html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0,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秦师遂东。

……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秦晋殽之战》)

小题1:《左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体史书,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1分)

小题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蹇叔之子与师( ) (2)穆公访诸蹇叔( )

(3)秦伯素服郊次( ) (4)乡师而哭( )

小题3: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吾其还也

B.劳师以袭远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C.君见师之出为吾子之将行也

D.余收尔骨焉 复驾言兮焉求小题4:把上文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小题5:同为“哭师”,蹇叔与秦伯的“哭”有何不同?(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小题6:举例分析课文《秦晋殽之战》叙写战争的主要特点。(3分)

最佳答案:

小题1:编年

小题1:

(1)参与,参加(2)咨询,询问(3)停留,驻扎(4)通“向”,向着,对着(4分)

小题1:C

小题1:劳而无功(既疲劳又无所成功),一定会产生背离的心思;并且(况且、再说)行军千里,难道谁还会不知道?(3分,“悖”、“其”各1分,其余1分)

小题1:蹇叔哭师是因为预见师必败子不归,秦伯哭师是因为自责已拒谏将受辱。(答对l点给2分,答对2点给3分)

小题1:不详写战争的场面(1分),着重写战争的前因后果(写议战)(1分)举例略。(1分)

答案解析: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