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写作(60分)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作文(1)题目:远去的声音作文(2)

时间:2024-03-13 18:43:42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写作(60分)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作文(1)题目:远去的声音作文(2)」,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43639.html
题目内容:

写作(60分)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1)题目:远去的声音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十四岁那年,一位会看相的同乡对我母亲说:‘你儿子眼眸无神,骨瘦如柴,未来恐难成大器。’母亲安慰和鼓励我说:‘阿诚,天命难算,上天一定会厚待善良、努力的人。’当年我们一家生活在战乱、父亲病故、贫穷三重合奏的悲歌中。我那时唯一的信念就是——建立更好的自己,才能建立更好的未来。”

“你成功地追求自我,前途光明远大,那么下一阶段的追求目标是什么?我们活着又是为了什么?我认为人最大的悲哀是无聊,患上漠不关心的冷淡症,套上自命不凡的枷锁。有能力的人,要为人类谋幸福。历史上很多有创意、有抱负的人和群体,同心合力,在追求无我中,推动社会改革进步。”

“各位同学,我们不一定是拯救世界的英雄,但我们谨守正知、正行、正念。因此我们可以高声回应社会:我们一生未曾不仁不义、不善不正。让我们一起共勉,同塑美好的世界。”

(摘自《李嘉诚在长江商学院十周年庆典上的演讲》)

作文要求:

(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除诗歌外,其它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书写规范、整洁、美观。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的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

最佳答案:

答案解析:
本题是选题作文,两则作文都有提示。如果选第一篇,则要注意题目 “远去的”,这个词表明了“声音”的特征,即离我们远去。审题后我们要想一想,有哪些声音是符合要求的,如住校后母亲的唠叨声属于“远去的声音”,毕业后老师的讲课声属于“远去的声音”,分手后朋友的鼓励声属于“远去的声音”,发散思维,环境被破坏后小鸟的鸣叫声属于“远去的声音”,历史上名人伟人的吟叹声属于“远去的声音”等等。如果选取第二篇,就要认真阅读材料,找到其中的关键语句,即感悟的触发点,如“天命难算,上天一定会厚待善良、努力的人”,再比如,“建立更好的自己,才能建立更好的未来。”,还有“我们谨守正知、正行、正念。我们一生未曾不仁不义、不善不正”从这些语句中联想开来,找到自己的相关故事,感触,或叙事或抒情,完成符合要求的习作。不管写哪一篇,都要确立好主题,选择熟悉的、易于驾驭的素材,想好顺手的、适合自己的结构,完成作文。

点评: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作文,我们构思好之后写在卷面上时,都要注意书写一定要工整,卷面一定要整洁,标点符号使用要正确,同时还要留意作文的词语运用与描写,尽量让笔下的文字灵动起来。当然平时的练笔也是至关重要的,写作其实就是一种习惯而已。

考点核心: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