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9分)包公祠记【清】王概始余闻孝肃祠在庐郡南城之香

时间:2024-03-13 03:09:22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9分)包公祠记【清】王概始余闻孝肃祠在庐郡南城之香」,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30625.html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9分)

包公祠记

【清】王概

始余闻孝肃祠在庐郡南城之香花墩。墩隆然水中,径以长桥,既隔尘嚣,复多高柳芙蕖之属。水木明葱,凫鱼上下,颇极林野之盛也。及客合州,冬晴多暇,遂一往谒,则旱已五载,水泉尽枯竭,竹树枯 赤者,桥半就圮。入顾,庭宇漫不扫除,一若终岁无人践履,因而慨叹者久之。

公殁且六百年,而犹霜凛冽。凡有祈祷,畏其太聪明正直,率诣他所,未敢挠触,则是神聪明正直尚且抵牾斯世,何况于人乎!顾余则有为公辩者,公以张方平故,致欧阳修有“蹊田夺牛”之语,然终谓公孝行直节。公性囧峭直,心甚嫉恶,然未尝不推本忠恕。而世传诛合州妖僧,断嘉禾吏手,生埋少妇,力沉妖伎,皆包恢事。考宋有两包:一为孝肃;一为文肃,乃包恢。恢亦进直龙图,两公姓同官同,吏治刚正明察又同。《宋史》于孝肃纪载寥寥,而于文肃政纪特详,皆足悚人闻听。今则农夫红女知有考肃而不知有文肃者,岂非文肃意近于苛,孝肃心存乎忠恕,乃足传欤?又《宋名臣言行录》载孝肃公为京尹,杖吏宽囚,卒为吏所卖,是王可观仁以过欤!余斯言也,非为孝肃要闾里之祷祀,诳愚俗而致矫诬也。良以孝肃为古名臣,非仅搏激孤峻,有霜肃而无露滋者。窃恶后之君子未善学公,故特标举公之通体仁恕而扬厉中外,人果如是居心,公亦未尝不可并驾欤!

孝肃亲殁,庐墓终丧,犹不忍舍,为古孝子。乡之父老当稍加修茸其祠。每值朔望,就讲三纲以教于乡,谅亦孝肃之所乐闻。至来祷祀,惟民之于国、子之于亲,分所当为。而稍设私心者,幸悉如前之远望却步,无以余言视公过宽,恐公又不尔矣。

孝肃宅在郡城凤凰桥,墓逾城十五里,是盖其读书处云。

(选自《古人笔下的安徽胜迹》,有删节)

【注】①据《宋史·包拯传》,张方平为三司使,坐买豪民产,拯劾奏罢之。欧阳修言:“拯所谓牵牛蹊田而夺之牛,罚已重矣,又贪其富,不亦甚乎!”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庭宇漫不扫除漫:完全

B.顾余则有为公辩者顾:考虑

C.诳愚俗而致矫诬也致:达到

D.良以孝肃为古名臣良:的确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因而慨叹者久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公殁且六百年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C.有霜肃而无露滋润者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D.无以余言视公过宽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纳入那个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包拯生前性格峭直,嫉恶如仇,死后也令人畏惧,避而远之,但他能以忠恕为

本,有其宽和的一面。

B.包拯与包恢同为宋代名臣,两人均有政绩,在当时有人对包拯的评价就有褒有

贬,后人也多有误传。

C.文章以议论为主,记游为辅,作者阐明了自己对包拯的评价,字里行间也流露了

对包拯的敬仰之情。

D.包拯为君之臣刚正严明,为人之子又极为孝行,所以作者在朝廷内外大力宣扬,让人们好好学习他。

小题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墩隆然水中,径以长桥,既隔尘嚣,复多高柳芙蕖之属。

②岂非文肃意近于苛,孝肃心存乎忠恕,乃足传欤

③每值朔望,就讲三纲以教于乡,谅亦孝肃之所乐闻。

最佳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D

小题4:(1)香花墩突起在水中,用长桥作为(通向外面的)小路,既隔离尘世的喧嚣,又有许多柳芙蕖之类的植物。

(2)难道不是包恢的性情更为严厉,(而)包拯的内心存在有忠恕,(包拯)才值得流传的吗

(3)每到初一、十五,到这里讲授三纲来教化乡民,估计这也是包拯所乐意听到的。

答案解析: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