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文言文阅读(12分)大命①(清)唐甄岁饥,唐子之妻曰:“食无粟矣,如之何?”唐子曰:

时间:2024-01-16 02:14:10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文言文阅读(12分)大命①(清)唐甄岁饥,唐子之妻曰:“食无粟矣,如之何?”唐子曰:」,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360552.html
题目内容:

文言文阅读(12分)

大命①

(清)唐甄

岁饥,唐子之妻曰:“食无粟矣,如之何?”唐子曰:“以粞。

②”他日,不能具粞,曰:“三糠而七粞。”他日,犹不能具。其妻曰:“三糠七粞而犹不足,子则奚以为生也?”曰:“然则七糠而三粞。”邻有见之者,蹙额而吊之曰:“子非仕者与?何其贫若此也?意者其无资身之能乎?”唐子曰:“不然。鱼在江河,则忘其所为生;其在涸泽之中,则不得其所为生。以江河之水广,涸泽之水浅也。今吾与予在涸泽之中,无所资以为生也。子曷③以吊我者吊天下乎?”

唐子行于野,见妇人祭于墓而哭者。比其反也,犹哭。问:“何哭之哀也?”曰:“是吾夫之墓也。昔也吾舅织席,终身有余帛;今也吾夫织帛,终身无完席。业过其父,命则不如,是以哭之哀也。”唐子慨然而叹曰:“是天下之大命也夫!昔之时,人无寝敝席者也;今之时,人鲜衣新帛者也。”

唐子曰:“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所。及其不平也,此厚则彼薄,此乐则彼忧。为高台者必有洿池,为安乘者必有茧足。王公之家一宴之味,费上农一岁之获,犹食之而不甘;吴西之民,非凶岁为舰粥,杂以莜秆之灰;无食者见之,以为天下之美味也。人之生也,无不同也。今若此,不平甚矣!提衡者权重于物则坠,负担者前重于后则倾,不平故也。是以舜禹之有天下也,恶衣菲食,不敢自恣。岂所嗜之异于人哉?惧其不平以倾天下也!”

唐子之父死三十一年而不能葬。乃游于江西,乞于故人之宦者。家有一石一斗三升粟,惧妻及女子之饿死也。至于绣谷之山而病眩,童子问疾,不答。登楼而望,慨然而叹曰:“容容其山,旅旅其石,与地终也!吁嗟人乎!病之蚀气也,如水浸火。吾闻老聃多寿,尝读其书曰:‘吾惟无身,是以无患。’盖欲窃之而未能也。”(选自《潜书》)

【注释】 ①大命:指天下的命脉②粞:碎米。

③曷:通“盍”,何不。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者其无资身之能乎资:供给

B.比其反也,犹哭比:及

C.犹食之而不甘甘:美味

D.恶衣菲食,不敢自恣 恣:恣意,放纵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以江河之水广皆以美于徐公

B.平则万物各得其所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C.权重于物则坠夷以近,则游者众

D.盖欲窃之而未能也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小题3:下列句中补出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吾与予在涸泽之中,(故)无所资以为生也

B.(此)是吾夫之墓也

C.以(之)为天下之美味也

D.(唐子)乃游于江西,乞于故人之宦者小题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本文作者提出“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所”的观点,指出社会分配公平是治理天下的要害所在。

B.第①段中,唐子用鱼水关系回应了邻人的关心:自己如同身处干涸水塘中的鱼,纵有本领也无法生存,并建议邻人用慰问自己的态度去慰问天下人,暗含讽刺。

C.第②段中,唐子知道了妇人哀哭的原因后不禁感叹百姓的生活今不如昔。过去的人没有睡破席子的,如今的人连件新衣也穿不了。

D.唐子认为天下有人快乐有人忧愁,有人富裕有人贫穷,有人安乐地坐车,有人走路走得脚上都长出了茧子,都是因为社会分配不公平,才造成了贫富差距。小题5:将下列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三糠七粞而犹不足,子则奚以为生也

②惧其不平以倾天下也!

小题6:唐甄在《大命》一文中说:“鱼在江河,则忘其所为生。”意为“鱼在江河里,就忘记用来生存的本领。”请结合文本,说说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试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谈谈你的感受。(200字以上)(12分)

最佳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B

小题5:①三成的糠和七成的碎米掺在一起却仍然不够吃,你用什么办法活下去呢?②(舜和禹)是害怕不公平而使天下倾覆啊!

小题6:理解要点:

① 江河之水(可理解为生存环境);

② 忘记(可理解为忽略或习惯带来的惰性等);

③本领(可理解为生存的能力等)。

观点示例:

(1)在江河中忘记自己用来生存的本领,说的是一种“习惯”的可怕性。当人们完全熟悉周边的环境后,常常“习惯成自然”。从最初的步步为营到后来的按部就班直至最后的行尸走肉。这就是“忘其所以为生”。

(2)在江河中忘记自己用来生存的本领,可以理解为当周边的环境优越时,人们往往会忽视自身的努力,以致生存能力逐渐变差。

评分标准: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2分;表明自己的态度2分;联系生活或阅读举例论证4分;语言4分。

答案解析:

小题1:

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理解,“犹食之而不甘”应译为“尚且吃着不认为它的甘甜美好”,故“甘”字意动,译为:认为┄┄甘甜。

小题2:

试题分析:A 因为/认为 B 地方,位置/所字结构 C 表假设关系的连词 D 句首发语词/表推测语气

小题3:

试题分析:“是”本身是代词,不可再加“此”。试题考查对文言文省略句的分析理解。此类试题应于原文中找到相关语句,确定语境,分析句子大意,从而确定省略成分,然后加以补充。

小题4:

试题分析:B选项中没有暗含讽刺之意。属于命题人主观加入成分。

小题5: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关键字(1) “三糠”译为三成糠,“七粞”译为七成碎米,“奚以为生”译为你用什么办法活下去。

(2) “不平”译为不公平,“倾天下”译为使天下倾覆。

小题6:

试题分析:本题为开放型试题。考查我们结合文本,联系自己体会实际作出价值判断。解答时应注意要有明确的观点,要紧密结合文本,不可脱离文本作答。观点要贴合实际。紧紧围绕试题所给的几个角度,选择其一,谈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