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参加下面的语文实践活动,按要求完成后面的练习。 2009年8月16日《人民
时间:2024-01-13 23:17:30 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请你参加下面的语文实践活动,按要求完成后面的练习。
2009年8月16日《人民日报》载:最近湖北某报报道,今年秋天,当地高一学生将不会在课本中读到鲁迅的《药》和《为了忘却的记念》。据了解,早在2004年开始,许多省的高中语文课本就减少了鲁迅作品的数量。中学课本里鲁迅作品减少再次引起了人们对于文学史研究、经典作品的传播与阐释、人文教学如何去技术化等问题的的议论和关注。为此,某班开展“我们如何看待鲁迅”的专题实践活动,你作为活动的负责人,请完成以下任务。
(1)班上决定明天上午第三节课在教室开展此次活动,班上同学一致推举你去邀请语文李老师来参加这次活动,到了李老师的办公室,你将怎样邀请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上有位同学读了鲁迅的《故事新编》后写了一个上联,请你结合《朝花夕拾》的内容拟出下联。
上联:《故事新编》编人生百态看世间万象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迅是中国现代的一位“风流人物”,有同学搜集到了鲁迅的一些名言,问你下面这些名言反映了鲁迅的哪些精神?请你分别用四字词语概括。(任选两条写)
名言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名言二: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名言三: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名言四:单是说不行,要紧的是做。
名言五: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专家们围绕“语文教材改革删鲁迅名篇添武侠小说及网络作文是否合适”举行了一场辩论会。请你作为反方辩手参加辩论,要求针对正方的观点展开反驳,有理有据,有感染力,100字以内。
正方:合适,教育也要与时俱进,标新立异,鲁迅的文章有些过于难懂,有了些阅历的人才能略懂一二,对于孩子来说太过晦涩,也许过早接触会产生抵触情绪,适得其反。
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语文老师,您好,我班同学明天上午第三节课将开展“我们如何看待鲁迅”专题实践活动,请你光临指导。
(2)《朝花夕拾》拾童年往事忆花样年华。
(3)一:爱憎分明;二:珍惜时间;三:勤于探索;四:勇于实践;五:勤奋努力。
(4)不合适,鲁迅笔下的人物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语文就应该是让学生了解历史,知道正确的修辞语言,而不是摘几篇网络文章、用几个时尚的词语就可以了,不要打着与时俱进的幌子,去误导孩子。(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核心:
综合读写:给出一段材料,考察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所以学生应关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把自己在活动中的设计、体验和收获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读写能力有很大帮助。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