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进货未收到发票怎么做会计分录?

时间:2024-01-06 06:42:06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进货未收到发票怎么做会计分录?」,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292725.html

在日常财务工作中处理账务时,一般以取得的发票为做账依据。然而有些时候,企业进货时尚未取得相应的发票,对于当月未取得发票的业务,应如何做会计分录?

进货尚未收到发票如何做账?

1、已支付货款,货票未到的会计分录是: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2、货到,发票未到的,做暂估入账处理,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暂估款

应付账款是会计科目的一种,用以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

通常是指因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发生的债务,这是买卖双方在购销活动中由于取得物资与支付货款在时间上不一致而产生的负债。

应付账款是指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供应等业务应支付给供应者的账款。应付账款是由于在购销活动中买卖双方取得物资与支付货款在时间上的不一致而产生的负债。企业的其他应付账款,如应付赔偿款、应付租金、存入保证金等,不属于应付账款的核算内容。

汇算清缴时未取得发票能否税前扣除?

不可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第六条规定:企业当年度实际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取得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企业在预缴季度所得税时,可暂按账面发生金额进行核算;但在汇算清缴时,应补充提供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

购货已入库,款已付,但没收到发票,,需怎么做会计分录?

购货已经入库,款项已经支付,但未收到发票,则应当先估价入账,待收到发票后再予以冲回;然后根据发票入账。

会计处理过程为:

①暂估入账: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②收到发票予以冲回:

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贷:原材料/库存商品

③根据发票入账: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

买了一批货未收到发票怎么做会计分录

一、购买一批货未收到发票的会计分录有以下几种情况:

1、已支付货款,货票未到的会计分录是: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2、货到,发票未到的,做暂估入账处理,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暂估款

必须注意的是,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不能申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因此,不存在进项税额的暂估抵扣问题,且上述分录中,暂估金额应当按照不含税价格口径暂估。

3、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于已验收入库的购进商品,但发票尚未收到的,企业应当在月末合理估计入库成本(如合同协议价格、当月或者近期同类商品的购进成本、当月或者近期类似商品的购进成本、同类商品同流通环节当期市场价格、售价*预计或平均成本率、等)暂估入账。

已付货款但没有收到发票怎么做会计分录

1、支付款项时

借:预付账款

贷:现金(银行存款)

2、收到材料且未附发票时

借:原材料-暂估

贷:预付账款

3、收到发票时

借:原材料-明细科目

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税)

贷:原材料-暂估

预付账款

企业应设置“预付账款”会计科目,核算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1)企业因购货而预付的款项,借记“预付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2)收到所购物资时,根据发票账单等列明应计入购入物资成本的金额,借记“物资采购”或“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应付金额,贷记“预付账款”科目。

(3)补付的款项,借记“预付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4)退回多付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预付账款”科目

扩展资料:

工业企业预付账款的核算

1、企业预付货款

借:预付帐款

贷:银行存款

2、收到所购物品,根据发票帐单等列明的金额

借:材料采购等

贷:预付帐款

3、补付的货款

借:预付帐款

贷:银行存款

4、退回多付的货款

借:银行存款

贷:预付帐款

若私营公司预付货款情况不多,也可将预付的货款直接记入“应付账款”科目的借方,预付货款时,借记“应付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收到材料或商品时再予以转销。若期末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付账款”所属明细科目有借方余额的,应将这部分借方余额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列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预付账款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常用会计分录大全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上一篇:社保费缴纳会计分录怎么写? 下一篇:

学习方法推荐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