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刘三吾,茶陵人。初名如孙,以字行。兄耕孙、焘孙皆

时间:2025-02-13 08:24:18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刘三吾,茶陵人。初名如孙,以字行。兄耕孙、焘孙皆」,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502929.html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刘三吾,茶陵人。初名如孙,以字行。兄耕孙、焘孙皆仕元。耕孙,宁国路推官,死长枪贼难。焘孙,常宁州学正,死僚寇。三吾避兵广西,行省承制授静江路儒学副提举。明兵下广西,乃归茶陵。洪武十八年,以茹嫦荐召至,年七十三矣,奏对称旨,授左赞善,累迁翰林学士。时天下初平,典章阙略。帝锐意制作,宿儒凋谢,得三吾晚,悦之。一切礼制及三场取士法多所刊定。

三吾博学,善属文。帝制《大诰》及《洪范注》成,皆命为序。敕修《省躬录》《书传会选》《寰宇通志》《礼制集要》诸书,皆总其事,赐赉甚厚。帝尝曰:“朕观奎壁间尝有黑气,今消矣,文运其兴乎。卿等宜有所述作,以称朕意。”帝制诗,时令属和。尝赐以朝鲜玳瑁笔。朝参,命列侍卫前;燕享,赐坐殿中。与汪睿、朱善称“三老”。既而三吾年日益老,才力日益减,往往忤意,礼遇亦渐轻。二十三年,授晋世子经,吏部侍郎侯庸劾其怠职。降国子博士,寻还职。

三吾为人慷慨,不设城府,自号“坦坦翁”。至临大节,屹乎不可夺。懿文太子薨,帝御东阁门,召对群臣,恸哭。三吾进曰:“皇孙世嫡承统,礼也。”太孙之立由此。户部尚书赵勉者,三吾婿也,坐赃死。三吾引退。许之。未几,复为学士。三十年偕纪善白信蹈等主考会试。榜发,泰和宋琮第一,北士无预者。于是诸生言三吾等南人,私其乡。帝怒,命侍讲张信等覆阅,不称旨。或言信等故以陋卷呈,三吾等实属之。帝益怒,信蹈等论死,三吾以老戍边,琮亦遣戍。帝亲赐策问,更擢六十一人,皆北士。时谓之“南北榜”,又曰“春夏榜”云。建文初,三吾召还,久之,卒。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茹瑞荐召至——荐:推荐,举荐

B.奏对称旨,授左赞善——称:称赞

C.才力日益减,往往忤意——忤:违背

D.三吾以老戍边,琮亦遣戍——遣:放逐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刘三吾品节的一组是( )

①行省承制授静江路儒学副提举

②一切礼制及三场取士法多所刊定

③三吾为人慷慨,不设城府

④至临大节,屹乎不可夺

⑤泰和宋琮第一,北士无预者

⑥皇孙世嫡承统,礼也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⑥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三吾早年与其兄刘耕孙、刘焘孙都曾在元朝为官,当明军攻下广西后,回到故乡茶陵,后由茹瑞推荐给朝廷。

B.因天下初定,朝廷典籍制度极为缺乏,朱元璋见到刘三吾大有相见恨晚之意,非常欣赏其才华,朝廷礼制及科举考试制度均由其制定。

C.刘三吾深受皇帝倚重,受命编写《大诰》与《洪范注》,并负责修订《省躬录》《书传会选》《寰宇通志》《礼制集要》诸书,得到丰厚的赏赐。

D.刘三吾曾受命主持会试,因所取皆为南方人,引发诸生不满,皇帝派翰林侍讲张信重新阅卷,但不满意其结果,后将信蹈等官员处死,刘三吾发配戍边。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而三吾年日益老,才力日益减,往往忤意,礼遇亦渐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帝亲赐策问,更擢六十一人,皆北士。时谓之“南北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B

2.D

3.C

4.(1)不久,刘三吾因年老体衰,才气智力日益衰减,常常违背皇帝意愿,故其所受礼遇也逐渐减轻。

 (2)皇帝亲自主持策问,另外选拔了六十一人,全部是北方人。当时称其为“南北榜”。

答案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