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节选),完成下列各题。
再顺眼望去,在水天相连的地方,是一道尚未退却的乌云,它翻滚着,好似奔腾的骏马。再往上,就是那雨后所特有的万里晴空了。这淡蓝的苍穹一直伸展到我的身后,垂向一片碧绿的草滩,草滩上伫立着连绵起伏的深褐色的山峦。而我的脚下,银色的公路像是一条哈达,逶迤着伸向远方……一幅多美的画卷啊!而这其中的一切,又都浸透了黎明的生气,浸透了晨雨的滋润,显得这么清新,这么幽静。那晶莹的雨珠隐隐约约地闪露在草丛中、花瓣里、湖面上,以及山峦顶端和空气的分子之间,轻轻地吸一口气,甜丝丝的,凉爽爽的。我几乎醉了,想跑,怕破坏这画卷的安谧;想喊,又怕惊动这画卷的宁静。我看着不远处那位年轻的司机,他仍旧那么肃穆,默默地望着远处的一个地方,丝毫没有交流感情的意思。而草滩上那几头漫步的牦牛,更是分外的悠闲。我只有独自默默地伫立着,任大脑在美中陶醉,任心潮在美中起伏。
1.根据下列表述,写出文中相应的词语。
①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断的样子。( )
②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
③严肃而恭敬。( )
2.从空间顺序看,上文描写的空间方位顺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文总写青海湖环境气氛清美幽雅的一句话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粗词的表达效果。
(1)这淡蓝的苍穹一直伸展到我的身后,垂向一片碧绿的草滩,草滩上伫立着连绵起伏的深褐色的山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晶莹的雨珠隐隐约约地闪露在草丛中、花瓣里、湖面上,以及山峦顶端和空气的分子之间,轻轻地吸一口气,甜丝丝的,凉爽爽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面对青海湖迷人的景色,“我”的心情如何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模仿下面句子画线部分的写法,续写一个句子。
例:我只有独自默默地伫立着,任大脑在美中陶醉,任心潮在美中起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①逶迤
②隐隐约约
③肃穆
2.顺序是:大水天相接的地方、再往上、我的脚下。
3.“ 一幅多美的画卷啊。”
4.(1 )“伸展”、“垂”,突出贡献天空高远空旷的特点。“伫立”,用拟人手法写出山峦充满灵性并体现静的特点。
(2 )“甜丝丝”、“凉爽爽”,这里不只是身体的感觉,而且也是心里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心情舒畅,心旷神怡,有甜蜜之感。
5.我只有独自默默地伫立着,任大脑在美中陶醉,任心潮在美中起伏。(表现了“我”热爱大自然,希望草原的美景不会被破坏的心情。)
6.任身躯在美中沉迷。(以上主观题意对即可)
考点核心: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骈文,而把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特点:形散神不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有一个明确的主旨贯穿全文。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自由;“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样自由,都必须围绕一个中心。以联想、想象为桥梁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