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下列文段,然后答题。
①少年的读书生活富有童话色彩。
②每到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这些学生便( )走到钱先生的书房门前,围坐在他的周围。
③在那星月交辉的夜晚,先生跟我们天南海北地聊起来,彼此不分长幼,促膝交谈到深夜。
④从先生那儿,我们听到了许许多多前所未闻的传说、神话、故事,上下五千年,___________。
⑤他那娓娓动听的讲述,把我们带到一个又一个新奇的境界,使我常常在梦中去那儿漫游。
⑥有时候,钱先生还让我们做些猜谜一类游戏,在这些游戏中往往蕴寓着不少知识和哲理。⑦这种愉快的读书生活结了我许多智惠和乐趣,使我永远忘却不了。
1.在第②句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成语。
2.在第④句空缺处横线上应填上___________最合适。
3.在第③中“彼此不分长幼”中,“此”指的是___________;“长”指的是___________。
4.第⑦句中有两个错别字,一一圈出来,并加以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⑤句中带粗的“那儿”指的是什么?( )
A.传说、神话、故事
B.先生那儿
C.钱先生的书房门前
D.新奇的境界
6.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有四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听故事是有益的课外活动,能增长知识,得到乐趣。
B.“我”当年喜欢听钱先生讲传说、神话、故事。
C.钱先生善于抓住少年喜欢听故事的特点。
D.钱先生知识渊博,和学生们亲密无间。
7.这段文字共有七句话,用“||”画出它的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最佳答案:
1.络绎不绝
2.纵横九万里
3.我们,先生
4.结——给,惠——慧
5.D
6.D
7.C
考点核心: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骈文,而把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特点:形散神不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有一个明确的主旨贯穿全文。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自由;“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样自由,都必须围绕一个中心。以联想、想象为桥梁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