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题。总想为你唱支歌(节选)吕锦华  ①去民勤县拜访苏武山

时间:2025-02-13 07:59:34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题。总想为你唱支歌(节选)吕锦华  ①去民勤县拜访苏武山」,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502572.html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题。总想为你唱支歌(节选)

吕锦华 ①去民勤县拜访苏武山,公路有一半被流沙所拥没。民勤被喻为沙海中的孤岛,四周为浩瀚沙漠所包围。苏武牧羊的故事听说就是生在民勤已经干枯的北海边。

②时值黄昏。瑰丽的晚霞布满了西天。霞光中苏武山像一座雄伟的金字塔,高高挺立在色泽单调、空旷沉寂的沙海上。出奇的静穆,出奇的安宁,又出奇的荒凉与悲壮。满目皆黄沙。没有一只飞乌,没有一只走兽。几百年几千年丁,亘古不变的一片黄色。有话流传:“民勤无天下人,天下有民勤人。”一日民勤之艰苦,外乡人部望而生畏不肯前来安营扎寨;二日民勤人肯吃苦,敢于外出闯荡安身立命。

③在民勤,常常能见到这样的画面:一个农人,一匹骆驼,一辆小板车,在泥沙的路上踽踽走着。落日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那农人裸露的脸和手是黑的而且皲裂着;那农人转动的眼珠是迟缓的却是渴望的。他们就在这一派灰黄的鸿蒙中往返着。由于降生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空问里他们已无所谓大。由于生存在这样一块没有生迹的土地上他们亦无所谓无。他们知道属于自己的只有一个:耍想活下去,只有向命运抗争。

④听说大西北许多边远也区都有民勤人的踪迹。他们从事着那里最艰苦最繁重的职业。无论是大漠深处垦荒种地,无论是内蒙雅布赖盐地挖盐采盐,还是山丹牧场放牧马群,他们都任劳任怨干得十分出色。勤劳勇敢的民勤人总使人想起流传了千年的苏武牧羊的故事,苏武的气节和精神正滋润着四处为家的勇敢的民勤人。在沙丘中掩埋死者,在泥屋里接生婴儿;死去的躯体肥沃穷薄的土地,新生的生命接过父辈的业绩,把生命的泉水注进这块干渴的土地。他们相信,和煦的春风定将吹来他们心中的绿洲。(选自《中华散文名家精萃》,略有改动)

1.从本文来看,民勤人有什么特点?从哪里可以看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划线句子使用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淡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

他们知道属于自己的只有一个:要想活下去,只有向命运抗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链接材料】

民勤属温带走陆性干旱气候区,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大陆 性沙漠气候特征十分明显,冬冷夏热,降水稀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降水量近 年为127.7毫米,年均蒸发量2623毫米,昼夜温差15.5℃。(摘自民勤政府刚)

选文第②段和链接材料在内容和表达上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民勤人肯吃苦,敢于外出闯荡安身立命。从“民勤无天下人,天下有民勤人”一句可以看出。

民勤人勤劳勇敢。从“他们从事着那里最艰苦最繁重的职业。无论是大漠深处垦荒种地,无论是内蒙雅布赖盐地挖盐采盐,还是山丹牧场放牧马群,他们都任劳任怨干得十分出色” 一句可以看出。

2.运用比喻、排比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民勤自然环境的恶劣,为下文塑造民勤人的勤劳勇敢做铺垫。

3.民勤自然环境恶劣,在苏武的气节和精神滋润下的勇敢的民勤人不得不面对现实,不得不向命运抗争。

4.相同点:选文第②段和链接材料在内容都写出了民勤自然环境恶劣。

不同点:从内容上说,选文第二段不光写自然环境恶劣,还写了民勤人的勤劳勇敢。从表达上说,选文第②段以描写为主,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链接材料属于客观的说明。

考点核心: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骈文,而把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特点:形散神不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有一个明确的主旨贯穿全文。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自由;“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样自由,都必须围绕一个中心。以联想、想象为桥梁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段。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