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戏如人生》,完成1~4题。戏如人生  一位台湾老人游东京,携介绍函到新宿公

时间:2025-02-13 07:15:04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戏如人生》,完成1~4题。戏如人生  一位台湾老人游东京,携介绍函到新宿公」,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501948.html
题目内容:

阅读《戏如人生》,完成1~4题。戏如人生一位台湾老人游东京,携介绍函到新宿公寓来找我。我看见他鹤发童颜,气宇不凡,不免对他肃然起敬。他说明来意,要我介绍一家东京歌剧院,由他购票入场,惟特准许他在散场后到后台参观一下。

霎时间,他的形象在我的眼里缩小了。原来他是个老不修,初到东京,什么正经的不看,但图亲近日本女戏子。但我受人之托,不得不挂个电话给那家剧院,替他订了当晚票位,并拜托票房经理指定一位服务员,在散场时引带这位老者进入后台参观。

第二天早上,这老人特来致谢辞行。他很得意地说,此次游日,过境签证只限两天,他只能重点考察三个目标,虽很细微,却能由微而窥大;尤其最后一项,得我之助,混入后台,所见所闻,极有心得。

这时,他的形象稍微放大,也扭正了一些。我问道:“是哪三项?”

“我是个缺德鬼,素来察人观耳后;穿堂过户,乐看人家厨房的抹布;考察一个国家也是如此。这次我来东京,千街万厦,不在眼里。但看,一、菜篮,二、公厕,三、后台。我首先站在东京旧式菜市场门口,看一个个日本主妇提着菜篮出来,篮中食物相当丰富,尤其种类分配均匀,这是日本最足以自傲的一点;其次,我到新宿高架电车道下面,观察日本人随地大小便的密集区,这是日本最丢脸的一面;最后,承你安排到剧院后台参观,使我非常感动,借此了解日本民族的特质。”

他的形象再放大了,我急切问道:“您看到什么?”

“昨夜演出《茶花女》悲剧散场时,我被带到后台,这时,女主角正由一个老妇扶着走下台来,她仍不停地欷歔、呜咽着,表情非常悲怆,似乎戏还在上演。那老妇一边替她拭泪,一边安慰道:‘姑娘啊,戏已经落幕了,我们不在巴黎,在东京,你不是苦命的茶花女,而是日本最幸运的姑娘,你慢慢回过头来吧!乖,好姑娘,回过来吧!……慢慢的……’后台这一幕,使人大开眼界,我活在中国社会,惯看‘人生如戏’,昨夜得见‘戏如人生’,非常过瘾,也感慨万千!”

这时,那老人大大膨胀起来,形同巨人。我再三请他留下长叙,却留他不住,他才走到门口,又折回来道:“差一点忘了奉告主人,方才经过你的储蓄室旁边,偷看一下,发现有一条抹布不够干净,再见!”

他的形象终于消失在人海中。

1.老人为什么自称是个“缺德鬼”?这表现了老人什么性格

(1)老人自称“缺德鬼”,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个字)

(2)这表现了老人的性格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8个字)

2.老人说“昨夜得见‘戏如人生’,非常过瘾,也感慨万千!”

(1)他感到“非常过瘾”的是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8个字)

(2)他“感慨万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70个字)

3.通观全文,作者写“他的形象在我的眼里缩小了”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文章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生如戏”表现了中国人乐观开朗的一面。

B.本文表现了希望民族奋进,渴望民族振兴的拳拳之心。

C.“随地大小便的密集区”表现了日本民族的劣根性的一面。

D.本文多用对比手法,如中国与日本的对比,“我”与老人的对比,“我”对老人前后感觉的对比等。

最佳答案:

1.(1)不看表面看内里,往往使人难堪

  (2)实事求是、认真执著(意对即可)

2.(1)了解了日本民族认真、执著的民族素质

  (2)看到了两个民族的优劣长短。日本人不管做什么都认真执著,所以进步快,发展快。中国人却“人生如戏”,随便敷衍,所以落后,发展慢(意对即可)

3.欲扬先抑,形成跌宕,为后面形象逐层放大作铺垫。

4.B

考点核心: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骈文,而把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特点:形散神不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有一个明确的主旨贯穿全文。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自由;“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样自由,都必须围绕一个中心。以联想、想象为桥梁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段。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上一篇:重庆专升本免试条件是什么 下一篇: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