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现代文阅读巴拉格宗的守望肖鹰  在香格里拉县的腹地,在群峰环卫中,海拔5545米

时间:2025-02-13 06:54:09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现代文阅读巴拉格宗的守望肖鹰  在香格里拉县的腹地,在群峰环卫中,海拔5545米」,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501652.html
题目内容:

现代文阅读巴拉格宗的守望

肖鹰在香格里拉县的腹地,在群峰环卫中,海拔5545米的巴拉格宗雪山,静默地伫立着她卓约如处子的身姿。在当地藏语中,“巴拉”意指“巴塘人”,“格宗”意指“神山”。相传巴拉村的先祖,是四川康巴藏人,他们为逃避战争,1300年前从四川巴塘镇迁徙过来。他们进入雪山脚下的香格里拉大峡谷,先逆岗曲河而行,再攀援而上,最后在一片狭窄的高山坡地定居下来,建设了海拔近3000米的巴拉村。巴拉村人奉高处的雪山为庇护他们的神灵,这就是“巴拉格宗”。

巴拉格宗不仅是上天赐予巴拉村人的永恒家园,也是巴拉村人为我们的世界保存下来的自然胜景。巴拉格宗景区的景致,落差约3500米,是由划分明确的三级景点构成的:一级是低处的峡谷,二级是中部的巴拉村,三级是高峰巴拉格宗。这三级景点,峡谷地带奇绝惊异,置身其中,犹如地狱探险;巴拉村与附近山峦中的乃当牧场、高山湖泊,构成了一个旖旎如梦的人生图画;在圣洁空灵的苍穹下,四围翠黛的山岚衬托着巴拉格宗的冰雪天姿,神圣肃穆。我以为,这三级景点由低至高,象征着人生的历险、理想与神圣三境界。/从巴拉村到香格里拉峡谷口外的大路上,相隔25公里,步行需要2到3天。1300年来,巴拉村人就凭着这个“2到3天的间隔”,保持着与外在世界的距离。他们在巴拉格宗的神佑中,拜这片天地所赐,生息繁衍,狩猎种植,世代相传地保留着先祖的习俗和观念。巴拉村,正是雪山版的桃花源。

近年来,古老的巴拉格宗也步入了旅游开发的进程。现在的巴拉格宗景区,除修建了一条自巴拉村到峡谷口外的盘山公路外,还在峡谷地带修建了供人游览行走的栈道,疏通了长达5公里的漂流河道。然而,堪称特色的是,与其他旅游景区相比,巴拉格宗的开放项目非常少,至今没有中国山地景区盛行的观光缆车。

巴拉格宗景区的开发者,是巴拉村人斯那定珠,一位13岁就只身外出闯荡世界的中年康巴汉子。两年前在游览该景区后,我曾与斯那定珠有一次交谈,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在开发过程中竭力保护景区生态的意识。他告诉我,对于未来景区的发展,他最大的压力不是资金和赢利,而是保护好祖先传承下来的这片神圣天地。数年来,一直有电力公司试图借助经济和行政力量,迫使他接受在香格里拉大峡谷上游修建梯级水电站。如果他接受,他的公司会直接获得巨大经济收益,但他一次次地承受住压力拒绝了。

 在与斯那定珠交谈时,我向他强调,“最低限度的开发,就是最大限度的保护”。以景区三级景点的垂直呈列模式游览巴拉格宗,当以自下而上的游程为导向。不仅如此,自峡谷底至巴拉村的20余公里盘山路,沿途峰回路转、峭壁耸翠,如一幅幅北宋范宽、郭熙诸绘画大师的巨幅山水。游客要体会巴拉格宗景区真山水的奇妙,是非得自下而上地步行游历这20余公里山路不可的。我向斯那定珠建议,一定不要在景区架设观光缆车;巴拉村以上,不要修建公路。

自然,在向人类展示自身的博大丰盛的同时,又保持着令人敬畏的无限秘密。在人类现代技术向自然界无限扩张的当代,保护残存的“世界自然遗产”,不仅具有维护自然生态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唤起人类自古以来与大自然的亲近感。对于自然家园,人类必须保持敬畏,懂得守护。如果说在人类技术匮乏的古代社会,认知并掌控自然是人类的伟大梦想,那么在高技术化的现代社会,守护自然的神圣是更为伟大的梦想。

正如冰川在全球变暖的环境下逐渐融化,人类守护自然的梦想也在强大的技术主义压力下退缩。现在国内对自然景区的旅游开发,在为开发商创造商机、为游客提供方便的同时,也把自然变成了如盆景一样平面的景观,不仅自然的深度在被技术压制,而且自然的韵味也被技术剔除了。在许多山地景区,因为观光缆车的盛行,层次丰富的立体山景,都变成了电脑格式化的“卡通景观”。

我的愿望是,在巴拉格宗景区,要最大限度地保持人与自然的亲近,而且这种亲近是基于对自然的守护。守望巴拉格宗的冰魂雪魄的神圣,不仅是巴拉村人,而且也是我们所有当代人的一个梦。(选自《光明日报》2011年8月29日)

1.简要概括开头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谈谈你对“最低限度的开发,就是最大限度的保护”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向斯那定珠建议,一定不要在景区架设观光缆车;巴拉村以上,不要修建公路”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全文回答,“巴拉格宗守望”的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巴拉格宗的地理位置及其来历。

2.现在国内对自然景区的旅游开发,不仅自然的深度在被技术压制,而且自然的韵味也被技术剔除了。对于自然家园,人类必须保持敬畏,懂得守护。

3.在许多山地景区,因为观光缆车的盛行,层次丰富的立体山景,都变成了电脑格式化的“卡通景观”。

4.排比。极其凝练概况而又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巴拉格宗三级景点的自然胜景。

5.巴拉格宗守望的是保护景区生态的意识,守护一方自然的家园。(意对即可)

考点核心: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骈文,而把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特点:形散神不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有一个明确的主旨贯穿全文。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自由;“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样自由,都必须围绕一个中心。以联想、想象为桥梁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段。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