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弦高犒秦师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

时间:2025-02-13 06:32:05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弦高犒秦师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501341.html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弦高犒秦师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①。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②,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③,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骰。毅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杞子奔齐,逢孙、杨孙奔宋。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选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注】①管:钥匙。

②孟明、西乞、白乙:秦国三个将领的名字。

③中寿:七十岁。

1.下列语句中加粗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蹇叔之子与师——与:参加。

B.轻则寡谋,无礼则脱——脱:轻慢。

C.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市:做买卖。

D.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厉:鼓励。

2.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②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B.①师之所为,郑必知之②尔墓之不拱矣

C.①左右免胄而下 ②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D.①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②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3.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预示秦军此次出师必败的一项是( )

①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②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③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④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

⑤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 ⑥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蹇叔是作者笔下的正面形象。劝谏见其深谋远虑,哭师见其忠愤满腔。送子“与师”时他指出秦师此行不败于郑而败于晋,可见其老谋深算。

B.秦穆公得到杞子密报,为野心所驱使,失去了对形势正确判断的能力,虽然蹇叔多方劝谏,他一点也听不进去,刚愎自用,自作主张而出师。

C.当时,周大夫王孙满还小,看到秦国的军队轻狂而不讲礼貌的现象,就向当时的秦军统帅说:轻狂就少谋略,不讲谋略,军队就会招致失败。

D.郑国商人弦高在滑地与秦师不期而遇。于是,他就以犒师为名,上前致词,句句是欢迎的话,处处有弦外之音,暗示郑国已作好了战争准备。

5.用“/”给文中画线的文字断句。

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6.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D

2.B

3.D

4.C

5.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6.(1)军队劳累,力量耗尽,远方的君主防备着我们,恐怕不可以吧?

  (2)郑穆公派人到宾馆察看,原来杞子及其部下已经捆好了行装,磨快了兵器,喂饱了马匹。

答案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