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孔子见齐景公,景

时间:2025-02-13 05:46:40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孔子见齐景公,景」,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500697.html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孔子布衣也,官在鲁司寇。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取舍不苟也夫!

荆人与吴人将战,荆师寡,吴师众,荆将军子囊曰:“我与吴人战,必败。败王师,辱王名,亏壤土,忠臣不忍为也。”不复于王而遁。至于郊,使人复于王曰:“臣请死。”王曰:“将军之遁也,以其为利也。今诚利,将军何死?”子囊曰:“遁者无罪,则后世之为王将者,皆依不利之名而效臣遁。若是则荆国终为天下桡①。”遂伏剑而死。王曰:“请成将军之义。”乃为之桐棺三寸②,加斧锧其上。人主之患,存而不知所以存,亡而不知所以亡,以存亡之所以数至也。荆之为荆,四十二世矣,其时有臣如子囊欤?子囊之节,非独厉一世之人臣也。

荆昭王之时,有士焉,曰石渚。其为人也,公直无私,王使为政廷③。有杀人者,石渚追之,则其父也,还车而返,立于廷曰:“杀人者,仆之父也。以父行法,不忍;阿有罪,废国法,不可。失法伏罪,人臣之义也。”于是乎伏斧锧,请死于王。王曰:“追而不及,岂必伏罪哉?子复事矣。”石渚辞曰:“不私其亲,不可谓孝子。事君枉法,不可谓忠也。君令赦之,上之惠也。不废法,臣之行也。”不去斧锧,殁头于王廷。正法枉必死,父犯法而不忍,王赦之而不肯,石渚之为人臣也,可谓忠且孝矣。(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桡:弱。

②桐棺三寸:《墨子·节葬下》云:“(禹)葬会稽之山,衣衾三领,桐棺三寸,葛以缄之。”后以“桐棺三寸”代指质地朴素的棺木。

③政廷:执法官。

1.对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动必缘义,行必诚义 诚:同“成”

B.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辞:拒绝

C.阿有罪,废国法 阿:阿附

D.不私其亲,不可谓孝子 私:私欲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追而不及,岂必伏罪哉

B.若是则荆国终为天下桡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C.今诚利,将军何死

夫子何哂由也

D.以父行法,不忍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3.以下文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文中有关人物“动必缘义,行必诚义”的一组是( )

A.①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

②正法枉必死

B.①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

②至于郊,使人复于王曰:“臣请死。”

C.①遂伏剑而死

②于是乎伏斧锧,请死于王

D.①不去斧锧,殁头于王廷

②石渚之为人臣也,可谓忠且孝矣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景公很欣赏孔子的政治主张,因此把廪丘赠送给孔子,但是孔子认为景公不是很了解自己,就没有接受。

B.子囊认为擅自撤军有罪伏剑而死,荆王追悔莫及,就赐他一具桐木棺材,来表示歉疚之意。

C.石渚迫于忠孝不能两全而“伏斧锧”请死,按封建伦理来论,可以说是古代既忠且孝的楷模。

D.本文写孔子、子囊和石渚的事迹,意在表现儒家“廉耻”、“忠孝”的思想观念,这种思想观念与我们今天的法治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5.把下列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复于王而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主之患,存而不知所以存,亡而不知所以亡,以存亡之所以数至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法枉必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A

2.B

3.C

4.C

5.(1)没有向荆王请示就撤兵了。

(2)一国之主忧虑的是,社稷存却不知为什么存,社稷亡却不知道为什么亡,这就是存亡的危险多次出现的原因。

(3)立法者枉法一定被处死。

答案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