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为他人开一朵花  ①少女喜欢玫瑰,老人喜爱秋菊,文人咏叹荷花

时间:2025-02-13 05:42:01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下文,完成问题。为他人开一朵花  ①少女喜欢玫瑰,老人喜爱秋菊,文人咏叹荷花」,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500632.html
题目内容: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为他人开一朵花①少女喜欢玫瑰,老人喜爱秋菊,文人咏叹荷花,寒士赞赏腊梅……花是世界的春色,花是人间的温馨。躺在病房中,友人送来一束鲜花,你会顿感春意融融;晚会上登台唱支歌,儿童献上一束鲜花,你会倍加欢欣鼓舞。人在旅途,孑然落寞,路旁一朵花儿向你颔首,会驱走你心灵的孤独;老人独坐黄昏,窗台上一盆雏菊倏然怒放,会给你带来生命的惊喜……

②五色迷目、娇态可掬,只是花的形象,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才是花的精神。读毛姆的小说看过这样一段情节:种花老人桑迪?巴雷特正准备回答儿子“如何做人”的提问时,却发现儿子脚下踩翻了一盆玫瑰,老人说:“你踩伤了玫瑰,玫瑰却给你的脚底留下了清香!”儿子似有所悟地脸红了,老人挥了挥手说:“去吧,为他人开一朵花!”

③“为他人开一朵花”,这句话成了英国一代青年做人处世的格言。

④欣赏美好是人类的天性。只要不是心灵扭曲、情感异化的人,都会对花儿报之微笑。邻居家有一个青年,高考落榜后去一家自行车修理店当学徒,有人送来一辆车胎漏气的自行车,青年人认认真真地将车胎补好后,手头再没活干了。他本可以悠闲地坐下来抽一支烟或和同事聊聊天,但他却为这辆自行车的各个部件加了油,又将车圈、车架的锈斑全部擦得锃亮亮的,简直整旧如新,其他的学徒笑他多此一举。后来,车主将自行车领走的第二天,青年人就被挖到那位车主的公司上班。原来,“为他人开一朵花”就是这么简单。

⑤一位中学的生物老师在课堂上被一个学生的提问难住了,她记起这位学生的祖父是大学著名的生物教授!于是说:“这个问题请教你的祖父,他一定知道。”学生回家对祖父讲了,祖父没有说一句话却提笔给孙儿的老师写了一封信,信上详细地作了解答,并说:“您是孩子的老师,问题还是由您在课堂上回答,不要公开我的信。”这位生物老师读完信后,心中充满了敬重与感激,一辈子记住了这位教授的美德。

⑥一位学者说: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为他人灿烂一片心地,增加一缕温馨,添一份生存下去的理由,多一点向上攀登的勇气,就是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缤纷的赞美是真诚的,能为别人的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这类人必定有高贵的精神,有高尚的品格,有天使般的心灵。这类人是人心的旗帜,人世的脊梁,人群的魂魄。”(作者:姜夔选自2006年9月《青年博览》)

1.第②段中“儿子似有所悟地脸红了,老人挥了挥手说:‘去吧,为他人开一朵花!’”请说说儿子悟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祖父为会什么不直接把答案告诉孙儿,而要把答案让老师在课堂上回答他的孙儿呢?试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说说你对“为他人开一朵花”含义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试说说你今后将怎样去做到“为他人开一朵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示例:心中要有他人,不能只有自己。

2.示例:维护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让学生知道老师是,从而,信其道”。(意思对即可)

3.以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告诉人们要多给他人以关爱和帮助的道理。

4.“略”。

考点核心: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骈文,而把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特点:形散神不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有一个明确的主旨贯穿全文。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自由;“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样自由,都必须围绕一个中心。以联想、想象为桥梁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段。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