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朝中央机构示意简图 材料二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开国会之故。

时间:2025-02-13 04:47:23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朝中央机构示意简图 材料二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开国会之故。」,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99867.html
题目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朝中央机构示意简图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朝中央机构示意简图 材料二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开国会之故。

材料二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材料三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朝中央机构发生的重大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康有为提出了怎样的政治设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观点产生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材料三中孙中山的主要观点,结合材料二,比较孙中山与康有为思想主张的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社会明代以后政治思想发展演变的历史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变化:废丞相,设内阁。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2)政治设想:康有为提出建立君主立宪、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的加深。

(3)观点:将社会革命融合于民族革命、政治革命之中;以三民主义为武器,推翻君主专制政体,争取民族独立,发展资本主义。不同:孙中山致力于通过革命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康有为试图以维新改良的方式改变传统专制政体。

(4)从专制主义向民主政治转变。

答案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

宰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明初沿袭元朝制度。宰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明太祖为巩固统治,借胡惟庸案废除宰相制度。

(2)措施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3}影响有利于防止权原专政,巩固统治;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二使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皇权专制达到了空前的高峰。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